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孔子美学思想之初探

2019-11-29 11:24何裕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仁者统一孔子

摘 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号召,坚持“美与善的统一”,将讴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统一起来;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建设“美丽中国”;强调审美艺术的社会作用,陶冶情操,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为建设美丽中国和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孔子美学;传承发扬

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号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本文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拟就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和弘扬孔子的美学思想做些尝试性的探索,权当抛砖引玉。

一、坚持“美与善的统一”,将讴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统一起来

较之西方,美与善的统一始终是中国美学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儒家美学中、尤其是在孔子美学那里,这一点尤为突出。孔子评价《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武》乐说“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的要求。《武》乐虽然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但不符合道德的要求,因为武王获得政权是所谓的“臣轼君”,靠的是流血牺牲的武力,不符合孔子的道德理想。可见,在孔子看来,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孔子不仅将“美”与“善”区别开来,进而要求在艺术上要将“美”与“善”统一起来。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意思是“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 (《论语·八佾》)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仁”,即不道德,那么“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

“美”与“善”的统一,也即“文”与“质”的统一,或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是美的,而其内容则应该是“善”的。在关于人的修养问题上,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这里的“质”指人的道德品质,“文”指人的文化修饰。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少了文化修饰(“质胜文”),这个人就粗野了;而一个人只有文化修饰而缺乏内在的道德品质(“文胜质”),这个人就“史”了,即虚浮了。只有“文”与“质”统一起来,相得益彰,这个人才成为君子。总结说, “文”与“质”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就是“美”与“善”的统一。

孔子这个思想,对后世、包括现代的中国美学、文学和艺术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美学家、文学艺术家都主张或强调二者的统一,强调“美”与“善”、“文”和“质”的统一,反对割裂内容与形式,反对”质胜文“和“文胜”两种错误的倾向。在当前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上,我们也继承了孔子的“美与善”、“文与质”、“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思想,主张将讴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统一起来。

二、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经常不断地讨论着的问题,也是中国美学经常探讨着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人与天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各家的说法虽有不同,但几乎都普遍地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主张天人一致或天人合一。我们的先民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长育万物以供养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尽管在我国历史上也曾产生过认为有一个上帝主宰自然和人间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但中国哲学在绝大数情况下都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依赖于“神”。道家纯任自然的思想虽然否定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但这种思想并不贬低自然,包括人作为生命存在的自然,而是赞美自然的。同时,它要求人与自然合一,天与人合一,人向自然的复归,也不是否定人的价值,而恰恰是要使人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有如自然本身的境界。孔子代表的儒家一方面从所谓的“利用、厚生”,即物质生存需要的满足方面来讲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天的合一;另一方面又更为强调从所谓的“正德”方面来讲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伦理道德的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根本上是一致的,天与人是相通的,“天道”与“人道”是一个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上述的不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天与人的合一。这种思想对当前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追求“美好的生活”富有启发意义。启发我们认识到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所以,把自然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当前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三、强调审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陶冶情操

在先前秦诸子百家中,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是反对艺术等审美活动的,其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非乐”的主张。墨子所以主张“非乐”,主要就是他认为,统治者喜好音乐,必定会妨碍社会生产,浪费社会财富,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使劳动人民衣食不足,从而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国家的灭亡。与墨子相反,孔子则对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采取了积极肯定的态度。由于汉武帝的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墨家“非乐”的主张在后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肯定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孔子认为,审美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同时,他还看到审美、艺术和社会的政治风俗有着重要的内存的联系。因此,他十分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肯定审美和艺术,是因为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要把当时作为社会规范的“礼”化为内心自觉的要求,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就是说君子中可有出现不“仁者”,而小人中则绝不会出现“仁者”。这样说来,“仁”就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既然这样,君子就应当者是“仁者”,怎么又会出现不“仁者”呢?可见“仁”虽是天赋的道德属性,但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要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要加上思想意识的修养,要有主观的努力。所以孔子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撞上哉?”一句话,“仁”或“不仁”,取决于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

按照这个思想,孔子十分重视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对于人的精神影响特别深刻有力,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了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就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若好知者,好之者不若乐之者。”就是说仅仅认识到什么是“仁”是不够的,仅仅爱好“仁”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仁”产生情感的愉悦,能得到一处审美的享受。正由于审美和艺术有这样一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比如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对儿子伯鱼说:“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與!”他的意思是,一个人主观意识的修养,要从《诗》开始,要用乐来完成。一个人不学诗,就无法在社会上行走。

当前,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审美艺术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借助审美艺术,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为建设美丽中国和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何裕华(1962- ),男,福建平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仁者统一孔子
孔子的一生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孔子的一生
仁者爱人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