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灾前预防教育的效用

2019-11-29 11:24满露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老年人

摘 要: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据2017国家统计年鉴抽样调查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所比约为11.39%,而在面对突发灾害时,老年人的反应时间长、行动能力低、易受伤害程度高、伤害性大,加之老年灾害预防教育演练又具有风险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具有专业知识与技巧的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人的灾前预防教育,从而减轻灾害的损伤程度。文章从老年人防灾减灾现状及现实意义出发,基于X社区实际情况,采用访谈法与结构式观察法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灾害预防教育的效用,进而展望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人灾害预防教育的未来发展潜力,以期更好达成老年人防灾减灾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灾前预防教育;社工介入

人口结构日趋呈现出“倒金字塔型”,预示着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加大、人口结构的失衡,而当灾害来临时,老年人由于反应时间较长、行动能力较弱,应急抗灾知识薄弱,会产生较大的伤亡损失。做好老年人的灾害预防与救助工作,将减少损伤,进而为社会带来相关效益。然而如何高效开展老年人灾前预防教育,社会工作者介入是其突破口,基于老年人灾害预防救助的现状、社工介入的价值与意义,展开了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策略、效益的论述。

一、老年人受灾现状及防灾现实意义

(一)老年人受灾现状

我国自然灾害具有分布广、灾情复杂、明显的分带性、突发性、不熟悉性、不可预期性等特点,而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且缺乏防灾减灾知识,灾害来临时,反映时间较长、行动能力较缓慢、避险方法不当,容易造成伤亡。截至2009年7月30日,汶川地震致残人员为5756名,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致残者为1528人,占致残人员总人数的 26.55%。足以见得,灾害发生时,老年人在灾害中损伤比例大。此外,灾害还会给老人家庭带来直接的财产损失、家人伤亡、灾后恐惧等非理性情绪以及灾后应激性障碍即老年人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罪疚感、躯体化症状等不良心理,甚至出现轻生念头,进而出现自杀现象。另一方面,灾害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老人的支持网络,由于老人缺乏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往往无法获得较大程度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

(二)社工介入老年人灾前预防教育现实意义

老年人灾前预防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在灾前做好避灾方法的学习、心理的适应疏导、支持网络的建立,才能尽可能的减小老年人受灾损伤。在开展老年人防灾教育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开展防灾减灾演练存在风险性。此外,防灾教育是一个过程,具有整合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灾害预防教育的持续连贯。

社会工作者就扮演着教育者与规划者的角色,运用“综融性”的专业方法与技巧,高效开展老年人灾前教育活动,有利于提升老年人自救能力、挖掘社区资源、整合老年社区支持网络,从而有效应对灾害,最终达到降低灾害伤亡情况。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的趋使。社会工作者遵循着“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念开展工作,在面对缺乏防灾减灾知识的老人时,社会工作者更加侧重于教授给老人自救的方法与互救的意识。而社会工作者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在进行老年灾前教育时,更强调对于生命价值意义的探索,更强调生命对于生命的负责。此外基于人道主义与非歧视的原则,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能使灾害教育惠及更加广阔的人群。正因为社会工作者这些价值观与伦理观,在开展灾害教育服务时更具有侧重性、方法性,在过程中也采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并基于“生命影响生命”的价值观,使防灾教育开展地更加深入。

2.整合性方法与力量的诱导。在进行老年人灾前教育时,社会工作者会依据老年人行为与社会环境,基于社区调查与挖掘社区外在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宜老年人接受的灾害教育方式与内容,进行灾害教育。通过建立防灾小组开展知识学习小组。通过建立自组织、培养社区防灾团体,形成灾害应急小组。由此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工理论整合,将其纳入防灾体系中,从而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为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

3.社会工作功能的指向。社会工作在基本功能上有着预防、治疗、发展三大功能,基于预防和发展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者更加倾向于通过社区宣传与社区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老年人对于灾害的认知,进而提升老年人防灾减灾的能力。此外,通过挖掘老年人的自身资源,结合社区外在资源,社工更易将内外资源结合,从而使防灾减灾更具效用。

(二)可行性

1.结构化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在进行老年人灾害预防教育时,社会工作拥有社会学、老年行为与社会环境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上,还具备科学、系统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此外加之老年实务经验与灾害社会工作的经验。在开展老年灾前预防教育时,拥有较为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与介入方法。而在老年服务领域,医护人员更加关注于老人的身体护理、心理咨询师更侧重于老人的心理情绪、康复师更倾向于缓解老人机能的丧失,社会工作者基于结构化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开展老年灾害教育,显得更加行之有效。

2.持续性的社区宣传教育体系。灾害预防教育首先应该培养老人的防灾减灾意识,以及挖掘防灾减灾的资源。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而资源的发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工作者在养老服务中,拥有者天然的持续照顾体系,在持续连贯的社区宣传下,开展系统化结构化的灾害教育,才更利于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挖掘出社区与老人自身资源,進而推动防灾减灾教育。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成都市x社区

基于老年人防灾减灾现状及现实意义,采用访谈法与结构式观察法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灾害预防教育的效用,基于x社区的基本情况,我们开展了相关的老年人灾前预防教育工作。

(一) x社区概述

X社区是我国医养结合的“公寓型”养老社区,结合了园区内开展的老年大学、社区社团、自治组织的多元主体与多样的活动室,进行老年宣传教育,而其中老年人灾害与突发事件预防课程便是该社区的一大特色。X机构建有社区医院、多样活动室与住宿公寓,并配有社工、康复师、护理人员等,以满足老人健康、安全、娱乐等多元需求。

(二) 社工介入理论视角

在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时,社区工作人员采用互惠模式,通过成立防灾小组,通过情景模拟、模拟演练、知识竞答、小组沙龙等方式,在小组互动中增进对于地震、火灾、园区跌倒的危机处理办法。并且在小组中运用符号交换,库利“镜中我”理论,从小组同辈群体中获取知识。在地區发展模式的指导下,X社区还通过培养楼层长进行楼层负责制,有序地进行灾害演练学习,组建了防灾减灾小组。

此外,基于资产为本的理念,社会工作者还观察到了社区拥有较好的防灾设备与资源、社区居民浓烈的学习兴趣,以及居民之间的自组织良好互动的社区内在资源,进而厘定了“社区能力的清单”,从而推动灾害预防教育工作。

(三) 社工介入内容

1.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小组,培养居民防灾减灾意识。通过社区宣传以及上访等方式向X社区老人询问是否有组建防灾减灾小组的需求,并且在评估需求程度量表基础上进行结构式访谈,社会工作者根据在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将数据收集汇总,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关于灾害预防的不同主题的小组教育,这便吸引了社区内的老人前来参加小组活动。在开展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强调组员的互动,通过学习康复师、社工的动作模拟训练以及防灾技巧,实时进行防灾演练,老人们通过与同辈群体及工作人员的互动中,学习到了防灾知识。最后,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社工通过情景表演、问答、考试等多种形式的结业考核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进而巩固已学习到的知识,最后制作并颁发结业证书与奖品给考核合格的老人、举办结业仪式等。有效地开展了防灾小组,将宣传教育系统化体系化。

此外,在开展小组时,工作者还重视社区关系的建立,通过老学员带新学员的方法,互助学习。一方面减轻了社工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有助于老人间建立相互的支持网络。

2.挖掘社区内外资源,创造防灾减灾有力条件。社工在社区开展服务时,积极观察社区可用资源,将社区的一片绿地定位应急集中地,并且在社区内发现建有专门的老年人扶手,利用这些扶手,行动迟缓的老年人可以搀扶着扶手稳步而又快速的进行灾害逃离。

此外,x社区的社工还在组建防灾减灾小组时,注意观察老人们的状况,在他们当中成立互助小组及防灾减灾小组,不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而且这也为灾害发生后提供支持与应急自治小组。内外资源充分结合,使老人们形成了积极的支持网络,为灾害发生做好了应急准备。

3.进行合理情景模拟,提升防灾减灾技巧方法,学习灾害应激方法。在灾害发生时,老年群体常常由于慌乱而不知所措,进而出现跌倒或踩踏他人的现象,所以在X社区社工也开展了系列防跌倒、防踩踏的小组。并且通过情景模拟和疏散演练的方式,让老人们体验灾后应急反应及情绪,并开展小组讨论以舒缓不良情绪。从灾害应急方法和灾后心理疏导、哀伤辅导层面开展了灾前预防教育。

四、展望与启示

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人灾害预防教育有着积极的效果,呈正向效用。社工开展灾前教育,有利于老人在灾害发生后快速做应急反应,并且调试好自我心理,减小身心伤害。基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以及老年人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老年人灾害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社工介入开展老年人灾前教育是必要的。

老龄化进程加快,社工介入老年群体的灾害预防教育是值得重视。我国的老年人占比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而老年人作为脆弱群体,在面对灾害时防灾能力较弱,易导致伤亡。且老年人灾害基于个人、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破损等原因,易发生自杀现象。通过灾前社工的情绪控制理论学习,以及防灾支持网络的建立,能够充分挖掘社区与老人的资源,使老人更好地面对风险的社会,因而社会工作者在未来应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灾害预防教育。

参考文献

[1] 陶书毅.农村地区灾害形势对老年人的影响及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3): 9-12.

[2] 张新科.老年人地震应急避险问题的探讨[J].城市与减灾,2014(2): 23-24.

[3] 陶书毅.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探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3): 45-54.

[4] 杨慧.灾后社区回迁老人的需求评估与社会工作介入效果评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9卷(11): 15-22.

[5] 许晓晖,曲玉萍.互惠模式的小组工作介入自然灾害失去亲人老年群体的适用性、方法和技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第29卷(11).

[6] 张粉霞.灾害社会工作本土经验反思与实务模型建构——基于灾害复原力理论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48卷(5): 83-91.

[7] 文军,吴越菲.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反思——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服务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5(9): 165-181.

[8] 吴越菲,文军.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48卷(6): 101-110,167.

[9] 郭雪峰.“资产为本”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第17卷(3): 22-24.

[10] 杨文杰.论政府灾前预防的责任——以预防云南自然灾害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34-137.

[11] Emmanuel Janagan Johnson;Cheryl-Ann Sarita Boodram.Health,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ommunity members displaced after an industrial disaster in Trinidad[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7,Vol.25(1): 69-74.

[12] Maria Pentaraki.‘I Am in a Constant State of Insecurity Trying to Make Ends Meet, like Our Service Users: Shared Austerity Reality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Service Users—Towards a Preliminary Conceptualis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7,Vol.47(4): 1245-1261.

[13] Yotsui, M (Yotsui, Mihoko) 1 ;Campbell, C (Campbell, Catherine) 2 ;Honma, T (Honma, Teruo) 3,4 .Collective action by older people in natural disasters: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J].Ageing & Society,2016,Vol.36(5): 1052-1082.

作者简介:满露木(1998- ),男,四川成都人,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