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冬
数学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思维能力一般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虽然是个老话题,但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结合思维的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解题时,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注重一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根据思维的特点,本文就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努力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使学生从内心有“我要学”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自信心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呢?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美;二是要让学生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三是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开动脑筋,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重要手段。如在解应用题中设计这样的练习:
1.果园里有桃树500棵,苹果树是桃树棵数的80%,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500棵,是苹果树棵数的80%,苹果树有多少棵?
3.果园里有桃树500棵,苹果树棵数比桃树多20%,苹果树有多少棵?
4.果园里有桃树500棵,比苹果树棵数多20%,苹果树有多少棵?
以上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思维指向明确,学生对题型的变化有所了解,便于分析、解答。在练习中,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有助于弄清数量关系,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再如设计这样的练习:
【先补充条件,再解答】
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20%,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可填的条件有:①两天共修了450米
②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了50米
③还剩余550米
以上各题,分别列式为:
①450÷(1/4﹢20%)
②50÷(1/4﹣20%)
③550÷(1﹣1/4﹣20%)
通过分析列式,讨论比较,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类题的解答规律,熟练掌握了解题技巧,发展了智力,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一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灵活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常常可以对一些综合题目进行多种解法的练习,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某工地运来一批水泥,用去30吨,占总数的2/5,还剩下多少吨?
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找出多种解法,然后教师进行小结归纳,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题可以用以下多种方法来解。
(一)分数解法:列式为30÷2/5﹣30,这是一般解法,学生都能列出算式。
(二)归一法解:用去30吨相当于2份,剩下的相当于5﹣2=3份,可列式为30÷2×(5﹣2)
(三)倍比法解:30×[(1﹣2/5)÷2/5]
(四)方程解法:设剩下水泥x吨,列方程为,x÷(1-2/5)=30÷2/5
学了比例应用题后,这题还可以用比例方法解。
通过对上题的分析讨论,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沟通了多种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课堂内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可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检验,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反过来可以促进课堂内所学知识的内化。如学了成数的意义,可让学生到家中了解今年水稻产量和去年水稻产量,算一算增产了几成;还可到书店了解,一本书如果打九折或八折出售,是多少元等等。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让去统计本校或本年级男、女生人数,算一算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去了解一下银行存款利率,帮助家里人算一算到期该得多少利息。这些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需我们去积极探索。实施途径尽管有很多,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是其根本。我们还将努力探索、实践、提高。
【作者单位: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