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新篇章。“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渊源、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践历程和中华优秀文化展现的三重透视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阐述科学和透彻,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指针。这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蓝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引的正确道路,我们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且也能够为世界治理中的难题开出中国药方。
一、理论渊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征,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获得发展与创新。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过程中也是随之发展,这种实践特质使得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传统到特色的发展无一不体现这一品格。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理论的诞生提供了两块理论基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建立在对现实社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一经产生就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开始进入到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实践证明,理论必须灵活运用于实践,与本国国情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否则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我们中国共产党克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探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实践不断提出新课题和挑战,理论的发展必须跟上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个意味着之一,已经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新思想是源与流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其中有两个时间段都是由中国接力推进,通过这种历史的纵深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员要坚守初心,这个“初心”除了是为人民谋幸福外,还有一层深刻含义就是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
道路决定命运,实践是最硬的标准,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鼓舞着中国人民,而且对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非凡意义,这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深远,引领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潮及世界共產主义运动由低谷重回高潮,为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铿锵有力地告诫全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不仅要牢记初心和使命,更要清楚明白从哪里来,寻找到我们理论源头、追本溯源。科学社会主义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不能丢掉,丢掉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假如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正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原理中寻找到了真理的力量,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新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阐述得科学、准确和透彻。
二、经验总结: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实践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奋斗的结果,是由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世纪性课题演化而来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发展的历程本身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进行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是在不断回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过程中实现的。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隔断历史的民族和国家,是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一个时期去否定另一个时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时期,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探索而进行的,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否认历史探索的曲折艰难。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要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时期讲得比较多,要么完全无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是片面的、肤浅的。应该正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探索失误,看到在那个时期党取得的积极成果,那一段探索虽然我们走得很艰难,付出过代价,但是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无论是成就还是教训,对后来我们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全面地、理性地、公正地来看待这段历史,这才不会发生苛求于前人的问题,才不会发生割断历史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后推进救国、兴国和强国三件大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大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群众一起顽强拼搏、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续写的光辉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也更有能力和信心实现这一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理论创新成果丰硕,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是反映新时代特征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的清晰阐明和十四项基本方略的具体谋划,使科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容完整,是我们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目标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
三、文化自信: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升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一脉相承的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有新的创新,这种创造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文化自信这样一个新的尺度和新的判断。文化以无形的精神力量在建设和改革中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讲,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如果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就不会积淀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认同,也不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好根本动力,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不会走得这么坚定和从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说到底是要实现文化的复兴,这是更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和保证,以前我国在发展上抱有一种学徒心态,就是我们在经济建设上没有经验,只能向其他国家学习,早期向苏联学,改革开放后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以至于我们有意无意地总是要拿着别人的尺度加以衡量,满足了某种尺度要求感觉才是踏实。这是一种主观上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弱国心态,而总书记在三个自信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就是从学徒心态向自我意识觉醒,是我国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心理建设,离开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会失去内生机理,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展现出中国文明思想精髓,就是不忘本来、坚守初心有力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气质,扎根于5000年的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传承,有着坚定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自信的历史延续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促成文化自信的复兴。
在新时代我们要高度认同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就是关注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是坚持文化理论认同和文化实践价值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把“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结合起来,用文化自信来指引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凝聚全国人民的复兴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偉大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只有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借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才能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熠熠生辉。坚定文化自信,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只有继承和弘扬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豪感,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切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发、保护与创新,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淀精神养料和智力支持。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红色文化是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必将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助推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指针,是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特征,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作用,发展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结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的时代催生出新的思想,新的思想反过来又会指引新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我党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也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齐卫平.“四个伟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
[2] 粟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历史交汇期的基本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17-06.
[3] 欣丝路.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N].西安日报,2018-08-03(001).
[4] 田鹏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N].辽宁日报,2019-06-11(005).
[5] 高长文.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学习时报,2019-07-01(005).
作者简介:魏振英(1975- ),女,山东聊城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哲社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