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勤思
摘 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则是各高校为之奋斗与努力的方向。各高校應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指引作用,搭建各类培养平台,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长征精神;青年学生;“文化育人”
一、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对于处在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来说,践行长征精神,不仅能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能从头脑上武装青年,最大限度地凝聚青年,激励青年,促进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践行长征精神对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性
(一)培养爱国情怀需要“长征精神”
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的魂魄,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这个民族的积淀,而只有了解、熟知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才能目标一致,上下拧成一股绳,振兴国家与民族。而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大自然殊死搏斗、顽强抗争,用生命和热血铸造和谱写的,它是一次伟大的爱国创举,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时说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新时代下的新青年们,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激励、督促新青年们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就源于这爱国主义精神。但当前,不少青年学子盲目崇外,以个人私利至上。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讲无私奉献、讲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融入到新青年的成长教育中去,唤醒当代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以理想激励自己,以知识能力武装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梦的长征新征程中去。
(二)提高综合素质需要“长征精神”
新时代新使命,必然需要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弘扬长征精神以及探讨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下的意义,对于激励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都将有重要促进作用。
当前,受到外界多方信息的负面影响,不少青年学生出现了目标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拼搏精神等状态,直接导致其偏科或综合能力低下。以高职院校为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与本科生培养目标不同的是,我们在注重理论素养的同时,着重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就不能把培养学生的课堂局限于专业知识课堂,应该扩充到如志愿项目、企业实习、专项课题等等实践平台。而运用好这些平台,自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就必然要求学生有吃苦耐劳、肯于钻研的精神与毅力,这就与“长征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了。
三、践行长征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双管齐下,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青年学生触碰社会、感知社会的重要渠道,因此,要充分发挥长征精神对于青年成人成才的推手作用,就必须全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多维互动的教育平台。
具体来说,一是要积极扩宽网络平台,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微博、QQ空间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平台,并借助这些平台,多方式多途径的展示、传播“长征精神”。如本人在指导“长征精神永不朽,通道调研促扶贫”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带领团队学生将每天走访红军后人、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重走长征路等经历,以日志、小视频的方式,通过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同时,还在公众号上发起“新时代,我们的长征路”大讨论,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大家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让大家对“长征精神”不再仅仅停留在历史课本里,而贯穿于学习生活的点滴中。二是要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有效发挥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将长征精神引入思政课堂,加大对长征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其深入大学生心灵深处。值得一提的是,在思政课堂里,我们既需要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制定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专任教师带领学生以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如课堂长征精神辩论赛、小组课堂展示、长征精神小剧场等等,使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扎实推进长征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二)依托项目,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这次革命实践,它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并由此产生了长征精神。而作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的青年学生,更应该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在各种实践平台中去进行意志、情感、才干等各方面的培养锻炼。
以本人指导的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传承长征精神 关爱红军后人”志愿服务活动为例,在为期两年的项目建设期内,我们以“重返长征路,服务通道人”、“传承长征魂,致敬红色经典”、“践行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三大主题为指引,带领团队成员,从长沙到通道,从高校到小学,开展“迷你马拉松”长跑比赛、进行长征主题的舞台剧比赛、开展义务支教、组织了“长征迷你马拉松”、“绿色长征”、“长征舞台剧”、“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主题班会等,组建了大学生“宣讲服务队”、“义务支教”小分队以及“永远的长征精神”读书会,设置了“雷锋岗”,让同学们亲身体验长征精神,同时借助院报、广播、微博、微信公众号、优酷、梨视频等媒介,积极宣传长征故事,发起“学习长征精神,争做新时期好青年”的号召活动。
(三)树立榜样,扩宽“组织育人”途径
长征的胜利是一首集体主义的凯歌,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红军战士在长征战斗中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同样的,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学习、工作、生活均在各类的组织之中,如宿舍、班级、社团、团学会等等,而个人与组织目标的达成,决不能脱离集体讲个人,更不能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因此,讲求集体主义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们一是要创新育人模式,开展一系列组织评优评先活动,在组织中树立榜样。比如说,开展建设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学长征精神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并将其先进事迹通过校内网、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特别突出的,还可以拍成话剧、小电影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作用。二是要加强这些组织、团体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指导。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一阶段中,“抱团”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整个集体进行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集体抓手作用,营造讲集体讲奉献的氛围,让他们在集体中去感知长征精神背后的内涵,进而更好的凝聚青年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长征精神与青年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契合,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长征精神的指引,而在此过程中也是长征精神的一种延续与发扬。高职院校需要下大气力,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以校园为基地,以学生为本,引导青年学生学习新时代长征精神,提高综合能力,探寻当代大学生的“长征”路,用我们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用满腔热情践行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从而使同学们真正感受到肩负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