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掺伪检验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2019-11-29 08:47谭智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5期
关键词:实践

摘 要:《食品掺伪检验》课程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判别食品真伪的能力。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养成生产安全卫生食品、打击假冒伪劣、诚信经营意识非常重要,所以在本门课程中也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食品掺伪;检验课程;思政设计;实践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简介

食品掺伪检验重点介绍了食品掺伪鉴别检验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粮品、食用油脂类、肉、禽、蛋、水产类、乳及乳制品、糖、蜜类、调味品、食用菌及农副产品干货等多个门类几十种食品分别介绍了产品质量最新标准和有关掺伪的简便易行的快速检测方法、鉴别检验新技术以及防伪技术,包括各类食品的感官检验和理化检验等。食品感官检验是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对食品的色泽、风味、气味、组织状态、硬度等外部特征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评价食品的可接受性和鉴别食品的质量,是与食品分析并行的重要检测手段;理化检验则是通过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研究各类食品的组成成分,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好坏及其质量的变化,鉴别各种掺杂伪劣食品。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对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掌握鉴别掺伪食品的方法、操作技能为整顿食品市场、发展食品工业、开拓食品贸易培养新型实用人才。也可使广大同学掌握一门实用的生活技能。为学生在食品分析和食品检验的工作中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借鉴“一线贯穿,二元结合,三个模块”的教学模式,即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与教学全过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紧密结合,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素养目标有机统一。对于职业素养目标的设立深入思政教育的部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经营、生产安全食品、坚决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意识。课程中引入掺伪动态、实训准备、实训打掃部分进行考核,通过每节课以掺伪动态开题,培养学生作为食品人的职业敏感性,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安全、诚信的生产经营意识,通过平时课程中的实训准备、实训打扫的要求和分数的考核让学生养成工作环境的卫生、有序的习惯,在课程中养成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时事新闻引入

课堂上加入食品掺伪的时事新闻动态,通过搜集的信息分享,让学生了解到目前食品的掺伪现状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打击力度,培养学生的作为食品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职业敏感性。尝试在每次课程开始时加入食品掺伪的新闻动态,通过学生搜集的掺伪动态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到目前食品的掺伪现状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打击力度,培养学生的作为食品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职业敏感性。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养成生产安全食品,打击假冒伪劣的正确意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可能自给自足,所以我们吃的是别人生产的,别人吃的是我们生产的。“我喂人人、人人喂我”,要想让人人都吃上放心的食品,从自己做起,不生产、销售黑心食品,这样我们的食品环境就会逐渐得以净化,才能达到食品安全的目标。

(二)项目化教学与实验方案设计

通过讲解食品掺伪方法,设计食品掺伪检验实验方案,辅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养成其具有生产安全食品,打击假冒伪劣的正确意识。注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掺伪检验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掺伪在法律上、道德上的错误,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食品掺伪的危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在后续学习工作过程中自觉坚持打击假冒伪劣的意识。

(三)竞赛引导

开展掺伪检验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熟悉针对各种掺伪技术的检验方法与理论知识,增强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在这个环节,老师要注意将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掺伪技术进行引入,然后组织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检验和甄别,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检验方法和其中的理论依据,通过这些现场实训帮助学生全面强化个掺伪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掺伪检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法律上认识到掺伪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思想价值导向性,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5S”活动开展

课程中对各组同学的实训准备、实训打扫也加入到考核的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进一步的了解食品人的工作,通过每组同学轮流帮助全班同学准备实验,增加了同学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实训过后的打扫合格与否也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的考核内容,将职业考核内容前置到学校学习中去,也养成学生自觉地维护工作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习惯,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卫生习惯也是极其重要的。

(五)企业教师带入规范管理

引入GMP良好操作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衣着和头发、指甲等职业素养,通过每日的提醒和检查,让学生逐渐养成食品卫生的要求,并以此要求贯彻到今后的食品相关工作中去。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搜集并掌握食品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

(2)掌握综合判定食品真伪的鉴别思路

(3)掌握食品真伪检测的技术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搜集到食品的相关的标准和法律

(2)能够对掺伪食品进行掺伪物的判断

(3)能够对掺伪食品进行掺伪检验操作并分析结果

(三)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信的意识

(2)食品安全生产的正确观念

(3)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教学过程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将食品掺伪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有机融合,学生边学边做,实现“做中学”。校内实训要能满足常规的理化分析和仪器检测的条件。要结合食品掺伪检验的需要为学生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相关的掺伪检验操作;尤其是要满足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食品掺伪的检验设备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食品掺伪日新月异,知识也是不断更新,要进行社会资源的搜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掺伪动态、国标、方法等参考信息的搜集,也可以利用网上问卷手段实施调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搜集市场上新出现的食品掺伪技术,准确掌握其操作细节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实施现场检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食品掺伪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企业、社会上的真实的食品掺伪问题是真实的项目,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进行问题、方法和解决方式的调查。

(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食品掺伪技术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其细节、实施过程等进行了解,并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检验其中的掺伪情况,从而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做的一体化;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個完整的“项目”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让学生成为主体,从过去的“教、学”转化成“学、教”,即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中获得技能和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五、食品掺伪检验考核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法,本课程总共有2个项目,第一个项目为各种食品的掺伪检验,分为8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占10分,第二个项目为掺伪调查&检验,占20分。每个组针对自己组的分类首先进行掺伪调查,找出目前消费者对该类食品的哪些问题比较疑惑或者感兴趣,然后针对典型的问题查找资料,设计可行性方案,经过评定后进行实施并汇报实施结果。

六、教学预期效果

课程结束时,学生掌握食品基本掺伪方法,掺伪检验技能能够具备一定水平,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具备良好的操作规范,要求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食品质量,养成诚信经营的理念,培养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七、结语

《食品掺伪检验》课程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检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有效辨别分析各种食品真伪的能力。食品掺伪检验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各种掺伪食品流行的环境下;针对食品专业的食品掺伪检验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检验方法,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生产安全卫生食品、打击假冒伪劣、诚信经营意识非常重要,因此在本门课程中也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章着重分析了食品掺伪检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并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为相关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清清,韩宗元,李晓静.浅谈“食品掺伪鉴别检验”课程改革[J].农产品加工,2018(14):92-94.

[2] 周艳华,李涛,黄小波.“食品掺伪检验技术”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探索[J].职教通讯,2016(27):14-16.

[3] 孙丽洁,李乃军,孙弘,等.“食品掺伪检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96-98.

基金项目:2018科研预算,名称食品掺伪检验课程思政项目建设,项目编号:szkc201810。

作者简介:谭智峰(1987.12- ),男,汉族,辽宁本溪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检验检测技术。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