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

2019-11-29 08:47李宗赫陈绍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5期
关键词:发展道路全面小康

李宗赫 陈绍平

摘 要: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不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意义,而且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人权事业的进步和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认识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全面小康;发展道路;人权事业;世界意义

一、彰显中国道路优势

中国有着幅员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她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也是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最多最复杂的国家,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特点就是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无论是秦时的万里长城,还是当代的三峡工程,都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 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是保障人民利益的体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合理分配和利用国家丰富的资源,在很短的时间内,办成了一件又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从而造福于人民。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中指出,“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克服重大疾病、战胜自然灾害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路通车总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飞速增长到2018年的35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运营里程从2008年的200公里猛速发展到2018年的约3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民航航线里程由1978年的14.89万公里迅速增长到2017年的324.5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港口万吨级泊为数量从1978年的133个(内河没有万吨级以上泊位)快速发展到2017年的2366个(内河万吨级以上泊位418个),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國独占七个。在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2017年国家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第17位,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完成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天河、神舟飞船、天宫、北斗卫星、港珠澳大桥、蛟龙、大飞机等等。在疾病和自然灾害方面,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非典、汶川和玉树大地震、H7N9禽流感等。这些方面的快速实现,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确保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智慧。

二、助力世界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内GDP年均增长速度近9.6%的,从197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的1.8%提高至2018年的15.9%,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由1978年的不到2%迅速提升为2018年的超过30%,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 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近14亿的中国人不仅将全面解决吃的问题,还会过上较富足的生活,由此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2005年香港《亚洲时报》刊登的《中国,世界经济的灵丹妙药》一文中指出,“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将使整个世界而不仅中国自身收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它不仅使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稳定增长。党和政府一直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人民生活好了,消费能力便会提升,这对我国将来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根据外需与投资难以依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更加需要以消费为主导来进行拉动,“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构建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才能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向好。到了2020年,中国国国内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增长2倍,PCDI(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3625元,中国再无绝对贫困人口。2013年9月林毅夫在厦门国际投资论坛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1.27万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完善,城镇化率的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这些不仅给未来以消费为拉动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而且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预计,到2020年中国个人消费将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而早在以前,普华永道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布报告中预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可能将于201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购买力最强的国家。2020年中国将有近7亿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行列,总消费是2010年的3倍以上,这将会释放更大的购买力。同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市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汇聚,带动商品消费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更新换代的原材料消费,这将给世界贸易带来更多机会,刺激世界商品市场,巨大的中国市场将成为助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三、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1989年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不再繁荣。然而,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必将向世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后,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1917年11月列宁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打破了马克思所预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会在生产力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从此,轰轰烈烈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就此展开,科学社会主义进入繁荣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数量激增,最多时达到41个。可是,社会主义为新型的国体,建设经验匮乏,再加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和美国的和平演变,到了20世纪末世界上只剩下了5个社会主义国家。弗朗西斯·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说到:“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事实证明,他是错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是在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将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一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增强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1).

[2] 邓凯,王逸吟.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特稿之三[N].光明日报,2016-06-17(01).

[3]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18(03).

[4] 刘社建.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发展[J].上海社会科学报,2012(01).

[5]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国务院新闻办.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N].人民日报,2018-12-13(13).

[7] 中共重慶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N].人民日报,2013-09-03(07).

作者简介:李宗赫(1994- ),男,汉族,辽宁朝阳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发展道路全面小康
俄罗斯职业体育发展再思考
贵州省城镇工矿用地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相关性研究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发展道路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