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益阳 413000)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以极致的要求对自身的产品进行细心打磨,追求完美的精神。工匠精神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技术强国的建设目标,国家政府开始重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正在积极的将工匠精神理念与自身的教育方式相融合,但是仍旧无法避免诸多问题的产生,只有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分析、探讨与实践,才可以找出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质量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承担的社会职责不同,高职院校需要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的实践性人才,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需要比普通院校更加重视技能实践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定位,过于重视文化课程的设置,一些院校甚至在大二或大三的时期才设置技能实践课程,导致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受到一定影响。尤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设计与操作水平,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错误的课程设置方式,是阻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点问题之一。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精神认知层面的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对于学生工匠精神形成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当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环境建设意识,导致工匠精神培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或是教师的口头教育当中,无法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加无法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对职业具有极强的耐心与责任心,更加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但是许多高校更加重视知识与责任的培养,使其变为“思政教育”,忽视了工匠精神中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性,导致工匠精神培养方向的错误。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式与普通高职院校的培育方式不同,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育过程中,多采用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方式,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反倒降低教育质量。尤其在之前几年,许多的高职院校为提高自身的影响力,盲目的扩大规模,忽视教育方式选择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盲目的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甚至一些学校认为“工匠精神”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的与工匠精神的培育方式相反,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监督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正确的认知工匠精神,确保教育体系建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教育理念落实属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影响因素。艺术设计专业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本就受到高职院校的排斥,大多数高职院校认为艺术设计专业过于“文艺”,应该是普通高校设立的专业,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艺术设计应该属于文化类专业与自身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这是受到传统认知影响。在设立艺术设计专业之后,高职院校没有艺术教育的相关经验,便直接采取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差异性,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没有特色,无法发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用。
工匠精神在近年来甚少提及,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要求“高效、创新、产量”等,因此许多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对于工匠精神认知不足。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更快、更好的发展理念。学生的错误观念是阻碍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轻视甚至忽视工匠精神对于自身的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工匠精神对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不需要学习工匠精神。学生的错误将会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忽视甚至是抵触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认知。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拉近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政府与社会对于工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要求“高效、快速”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工匠精神对于产业的推动作用,并且在高速的发展当中,也很难实现工匠精神的落实,因此目前就我国社会的基本情况而言,总体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这也将影响高职院校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落实,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完善造成一定阻碍。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为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质量,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建立具有特色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艺术设计专业的工匠精神培育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例如:宣传徐悲鸿的画马精神,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工匠精神。此外,还可以通过“工匠竞赛、工匠评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融合程度,在精神层面上为工匠精神的科学培育奠定基础。
工匠精神虽然是理念上的认知,但是只有不断的通过实践才能有效的形成真正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将工匠精神与教学课程相融合。例如: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成绩考核当中,即是重视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思想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校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在艺术设计专业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开展进一步的合作,通过企业内部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培养具有特色的工匠精神,利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结合,为社会培养“准工匠”。并且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工匠精神,即是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工匠精神。
综上,工匠精神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当中,是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保障高职院校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工匠精神与教学的完美融合,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推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