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昌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江门 529090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不断扩招,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的增长,使得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数量不断地增长。还有各种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财政投入建设,或者以校企方式建设的专用计算机实验室,广泛分布在高校的教学区各幢楼宇里面,为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利,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普遍都是各个系部(二级学院)独自建设,独自管理,独自使用。因此,出现了计算机实验室不能进行全校的统一安排,统一使用,造成部分资源浪费,设备利用率不高。比如笔者所有的学校,学校的各系部具有的项目经费支持不同,有的系部建设了较多的计算机实验室,但因为系部课程需求不高,部分实验室利用率极低,而有的系部计算机实验室排课又非常紧张。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日常管理全部依靠人工进行常规管理,由于实验室没有一个集中区域建设,分散在不同的楼宇,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响应速度不及时的问题。比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有的系部计算机实验室分布在好几个教学区的楼层,管理员每天都要在不同的楼层之间来回的跑动,有时还会因为响应速度不及时而影响教学正常进行。在实验室的使用过程中,除了有监控视频外,对实验室的电脑设备及配套设施缺乏有效监测及智能控制,不但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各个实验室设备还是停留在手动操作管理的模式,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往往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管理上缺乏智能化。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越来越多,但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层面。在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规模下,很多高校的管理员不但担负着繁重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而且还需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其它任务,造成在实验室管理上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设备得不到较好的维护及更换,影响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资源分散在各个地方,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可以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包括实验室中计算机、电源、投影仪、空调等设备。实验室管理员需要逐个实验室去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及关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出现忘记关门造成设备被盗的情况。
目前,物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智慧校园的相关建设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水平。物联网主要是通过频射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等联合起来的信息传感设备,在遵守协议的规定下,将物品与校园网络进行有效连接,实现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信息交互,识别,定位,追踪,管理,监控等一体化网络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能够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师生学习环境,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减少人员配备需求[2]。
(1)物联网技术可以把实验室的门窗系统、空调系统、投影系统、监控系统、自动门禁系统、扩音系统等连接起来,然后通过校园网络与所有的实验室中控系统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智能控制。在实验室的使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设备上线通知及远程控制这些设备开关,通过管理平台就可以实现所有设备的日常巡检,大大节约了维护的时间。
(2)高校需要通过具体的职能部门对全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不但可以对所实验室进行统一资源安排,更好地发挥物联网技术的集中管理的优势,避免实验室管理割裂。集中管理可以构造实验室所有电脑设备的平台化管理,电脑设备的远程控制及电脑应用软件远程更新,实现高效的电脑设备管理与维护,并通过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实验室设备的课前自动准备,高效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3)通过物联网与实验室管理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对接,实现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管理一体化的发展。在教学课堂上满足各种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终端的接入,对课堂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即时展现及下载,实现课堂在线实时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物联网技术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分散式建设,集中式管理具有较大的辅助管理作用,改变过去人工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是实现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物联网技术所需要的设备投入资金较大,建设成本较高,目前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建设中难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将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物联网与高校校园网整合度越来越高,物联网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应用将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