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刘胜勇 陈洁
重要岗位是各单位案件风险防范比较集中的部门。在当前各部门机构改革、职能转换的新形势下,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矛盾日渐突出。本文将就当前重要岗位的案防现状以及如何强化重要岗位案件风险防范进行探讨。
当前,各单位的岗位监督与风险防范工作呈现出一系列体制性和阶段性特征。因此,积极探索岗位监督模式,努力研究风险防范的有效路径,构建有效的岗位监督与风险防范机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内部岗位监督机制日趋完善。整体来看,目前基层单位监督工作大致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监督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内审、纪检、事后监督和上下结合的“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二是监督制度日趋健全,其内容涉及内部控制报告制度、岗位风险防范评估制度、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三是监督渠道日趋畅通,开设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三务公开等;四是监督领域日趋宽泛,其范围涉及到政治生活、八小时以外监督等各个方面;五是监督形式日趋灵活,如开展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三谈两述、执法监察等等。
2.内部岗位设置矛盾较为突出。
(1)岗位设置刚性要求与配置的矛盾。基层单位大多数人都身兼数岗,碰到有人出差、学习,更显人员紧张,尤其是重要岗位人员的强制休假制度执行难度大,按制度要求相互交叉制约很难完全实现。潜在风险: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容易造成工作混岗和业务操作“一手清”,引发案件。
(2)岗位基础工作与职能工作的矛盾。重要岗位部门不仅承担着基础性工作,同时还履行检查和信息调研等职能,在人员配置与岗位设置不对称的情况下,对履行检查和信息调研等职能无暇顾及或是简单应付。潜在风险:顾此失彼,不能全面履行好职能,不能及时为上级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3)强化内部控制与执行制度的矛盾。由于人员紧缺,部分重要岗位人员的强制休假制度和不定期岗位轮换制度不能得到全面落实。同时,还存在一些诸如随意简化或省略监督制约程序等现象。加之有一些部门人员兼岗或替岗不到位,不能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带来了风险隐患,形成顾此失彼现象。潜在风险: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容易造成内部管理失控,产生风险,引发事故、案件。
1.打破界限,科学设置。按照“统筹兼顾,安全制约”的原则,基层各单位应打破专业界限,整合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岗位设置。对于存在资金安全高风险的重要业务岗位,确保专人专岗并落实复核制度,严防出现“一手清”。对于其他各个岗位则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进行合理兼岗,也可在单位内部实行跨部门兼岗,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
2.统筹兼顾,明确责任。在现有业务部门人员及岗位不变的前提下,可在本单位范围内实行业务AB(多)岗制度,A岗为主岗,主办岗位业务,B 岗为预备岗。当A岗人员出现请假、出差及外出检查情况时,在妥善办清交接的前提下,由B 岗人员承担A 岗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直到A 岗人员返回,方可办理交接,退出所接替的岗位工作。
3.优化组合,提高效率。将本单位一线基础工作或对外办公的重要岗位重新组合,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在整合人力资源的同时,有机组合各专业计算机系统资源,努力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原则上应分为监督和服务两大块,将核算与监督实行相对分离,组合一部分人员从事柜面业务操作,组合一部分人员负责监督工作,以岗定责。
1.构建“三个机制”,控制兼岗风险。一是构建集中统一的领导机制。成立重要岗位风险控制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齐抓共管的案件风险控制监督格局,按照规定合理设置业务岗位,建立相互制约的岗位责任制。二是构建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应A岗的B 岗人员跟班学习力度和岗位轮换力度,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中挖掘潜能,做好工作交接的相互衔接,工作力量的相互借用,工作手段的相互补充,从而较好地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三是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依照制度规定对每一个重要岗位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奖惩兑现、责任追究制度的设计、建立和实施。
2.突出“三个重点”,督促风险控制。一是规范流程。对本单位的各项业务,分别印发业务工作流程图到各岗位,便于实施风险监测管理。二是强化预警。强化对业务操作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定期进行全面检查,以特殊符号和特殊颜色强化标识对风险点提示和风险隐患预警,使重要环节及风险位置直观显现,随时提醒。三是严格控制。即强调在管理要点、检查要点及相关责任人职责方面不放松,逐步养成规范操作习惯,督促控制抓好落实工作。
3.抓好“三种检查”,落实风险措施。一是跟班督查。在本单位各部门设兼职内控检查员,每月1~2 次时间跟班作业,查看业务操作及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合规,现场纠正违规操作行为;每月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对1~2项业务风险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上报,以便及时整改纠错。二是现场检查。根据部门每月上报检查执行情况,风险控制领导小组随时抽调人员采取突击检查某项业务操作管理情况,发现“原始”问题,反映真实情况。三是集中排查。每半年业务风险控制领导小组集中时间对各重要岗位执行业务风险控制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工作排查,专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4.重视“以人为本”,堵住风险源头。一是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的配置和管理。从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综合选人、用人,严格把关,并定期、不定期进行人员思想考核和评议,对不适宜在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牢固树立全员风险防范理念。重点要加强对重要岗位人员的后续思想教育和培养,经常性地开展违法犯罪案例警示教育,加强重要岗位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提高责任意识,规范日常业务处理,严防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