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兆霞
学校教研组建设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在现行教研活动中,学校教研组间在专业素养、研究氛围、教研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忙于应付多,深入研讨少。究其原因是学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管理及评价机制。如何建立相应的学校管理机制,建构基于教学问题解决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的有效教研组?
作为一所创办于2006年的年轻学校,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认真分析学校现状,将有效教研组建设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研讨式培训、捆绑式评价、共享式发展、群体化亮相、课题化推进等措施,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研究功能和指导功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打造了一支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
首先,学校通过“两会”加大教研组长培训与考评力度。每月初,学校召开教研组长例会,对教研组长进行业务培训和组织管理能力指导。每月末,学校组织开展教研组月考评会。考评会上,教研组长对当月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填写教研组工作月报表。学校通过月末的教研组考评会对各教研组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研经验交流。教研组长总结本组教研课题开展情况,交流经验,反思得失,呈报疑问,集体探讨解决方案,实现组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同伴互助、专业成长。
其次,学校通过每周的“教研日”,加强教研组的有效研讨与展示交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研讨日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学校分管领导、全体教研组成员共同参与。一是进行教学理论学习。教研组事先将学习资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提出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然后集体学习、讨论。二是进行教学实践交流。如交流“一字一析”“一题一解”“一课一得”等,从评说、评写、评做等方面入手,特别重视实操和展示环节。三是开展小课题研究。教研组立足课题的操作方法、心得体会和意见建议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同时根据教研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并提炼出下周的研究主题。
加强教研活动有效性督查评价,是提高教师教研意识、规范教师教研行为、建设有效教研组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激發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教研组教师开展合作学习、行动研究的力量,学校重视评价制度、奖励措施的及时跟进,对教研组进行月考核和期考核,每月评选出优秀教研组,并将评选结果作为教研组全体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依据,即进行捆绑式评价。
为此,学校制定了《教研组长职责》《有效教研组建设评优标准》《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校本研修先进个人评选条件》,设计了《教研组长月报表》《教研组长月工作小结汇总表》《教研组长自评表》《教师自评表》等,及时对各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评价,每月评出2个优秀教研组,5名优秀个人。
在建设有效教研组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组内教师要实现三个共享,即智慧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同时注重对教研组内优秀教师的经验进行提炼推广。为此,我们改进了备课形式,重点抓集体备课质量,构筑学科教与学的备课平台,做到教研组内三个共享,形成优秀的“教学共同体”。学校每周安排主题研讨课,推选一位教师面向全校作公开课,在他的背后是一个以教研组长为首的智囊团,而公开课中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从课堂组织到提问技巧,大至课型模式,小至表扬学生时的眼神,都是全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们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因为他们知道这节展示课,不仅代表个人水平,更代表整个教研组的水平。
教研组其他工作,如家长会、运动会、班级管理、读书会等,也要做到三个共享。我们的目标是“求大同,存小异,整体均衡,快乐成功”,对于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教研组长都会带领全组教师集体研讨、协同完成。我们倡导大家建设“分享型教研组”,做“分享型同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思广益,共建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研组内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形成,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通过定期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展示交流活动,加强各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学习;每一次的分享交流不只是打造教研组团队的过程,无形中也在各教研组之间形成“研、比、学、赶、超”的氛围,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比如:每学期初学校会举行学生假期特色作业交流活动,在教研组长的认真组织下,各教研组内的教师群策群力,制定详细的展评方案,分别展示学生的手工小制作、书法作品、假期社会实践成果、假期阅读交流等创新性实践成果……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教研组间的交流,而且增强了教研组内教师的凝聚力。
再如:学校每周开展一次“十分分享”学习活动,即每周一的教师例会前十分钟,各教研组轮流进行分享交流,包括轻松一刻、推荐交流、经验分享三个部分,为教师们搭建了组际间互相学习的平台。各教研组对“十分分享”活动都非常重视,在组长的带领下,教师们分工合作,有的多方渠道查阅资料,有的撰写组内团结合作、共建共享的经验总结……在面向全校展示前,他们还要进行彩排,因为每一个教研组都想展示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例如:三年级语文组通过自编的舞台剧表演来展示教研组内的教研教学生活;艺术组的教师更是各显其能,在韩莹、孟博雅两位老师悠扬的钢琴合奏中,邱歌老师翩翩起舞,胡银涛老师的书法作品、王婉老师的国画作品一气呵成,这一切不仅展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更展示了教研组内教师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立足校本,解决本校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题研究中推进教研组整体研究能力的提升。我们深入课堂、走近教师,设计调查问卷,充分分析教学现状,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讨论,深入探讨我校各年级、各学科存在的教学问题。
结合学校主课题“乐学课堂教学形态的实践研究”,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本学段、本年级的教师和学生情况自定子课题,开展教学研究。例如:一年级语文组的课题是“快乐学拼音教学形态的实践研究”,五年级语文组的课题是“快乐阅读整本书有效途径的实践探索”等。教科室及时引导教研组长带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理论、剖析现状,按照“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的研究程序开展实践研究。
课堂是小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只有聚焦课堂才能让课题研究充满生机。我们积极开展“乐学课堂”教学研讨系列活动,包括“乐启课堂”课纲分享课、“乐展课堂”新教师风采展示课、“乐引课堂”首席教师引领课、“乐享课堂”骨干教师示范课、“乐研课堂”教研组研讨课及校级展示课等活动。在“乐研课堂”教研组研讨课及校级展示活动中,除了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其他教研组则举行教学策略研究课,围绕如何凸显、实现某一教学策略设计一节课。例如:每位教师上完课后要围绕“我如何实施这种策略”进行评课,后续教师在前面教师上课评课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教案,最后推荐一位教师代表本组进行校级展示。展示课结束后,教研组长要详细阐述研究过程及展示课所呈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策略,授课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最后由同学科教师进行评析,从而让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能有真实而实在的收获。
有效教研组建设的探索,激发了学校教育的活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仅2018至2019学年,学校就获批2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28人次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多人次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