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整个社会步入了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时代,这种变迁对我国目前以传统模式为主的教育事业而言,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机遇。面临着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冲击,结合当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本文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研究;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49-02
引 言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把信息技术元素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合理把握呈现时间,实现理想教学成果。
一、借助信息技术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的备课阶段丰富教学课件的内容,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最终达到利用课件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效果最有力的刺激方式之一,如果一个人对某个问题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那么他所付出的专注程度和精力就会比较多。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人们才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这名学生对学习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目标而是一种个人爱好,他就会在个人爱好的驱使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虽然其语文专业素养和分析能力略显青涩,但该生肯定会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求知,不断地提高自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工具非常单一(只有黑板、粉笔和课本),学生如果长时间在这种模式下接受教育,那么会逐渐丧失的学习兴趣,认为学习非常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但是在新教育理念中,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还原书本上的具体情境,把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在这种新颖、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将深受感染,学习兴趣也将得到充分的培养[1]。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关于该部分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词句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范例,这些优质的范例要符合学生的自身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是教师在课文中寻找挖掘的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相关词句。在确定范例后,教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展开探究,正确解读书中作者运用这个词语,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内涵[2]。例如,教师在讲述《爸爸的花儿落了》时,选择了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及感情的典型场景,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关键词语,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中体悟文章、句子所蕴藏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和文章作者在情感表达上产生一种共鸣,从而达到“借文入情”的教学目的。第二,针对那些在文中存在的但学生无法感知和理解的相关内容(如绝域高山、外太空世界等),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从而直观、准确地将这些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由于珠穆朗玛峰是一个距离学生比较遥远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查找珠穆朗玛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学生直观地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实际情况,对于书中所描写的攀登珠峰异常艰难的情节,也就有了非常清楚的认知。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单位时间内传授的知识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不仅要负责讲课,还要负责板书的构建与书写,在这短短四十五分钟内很难把知识讲透、讲深,而教学的工具非常简单,仅仅是一块黑板而已。如果教师选择专心讲课而忽略写板书,这就会对那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而且,學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广泛积累、吸收各家所长、丰富自己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广泛接触知识,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这些知识进行剖析、取舍,最终丰富自身文化储备。鉴于此,要想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把互联网的相关概念引入课堂中,这不仅有助于突破上课时间的制约,还可以打破空间层面的束缚,让学生思承千年,神游万里,既可以和曹操一起“对酒而歌”,又可以和李白共同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传统语文的教育领域里,这种拥有众多教学资源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就能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使教学的容量得到了拓宽,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四、合理把握呈现时间,实现理想教学成果
现代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给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情境的深层感悟和认知[3]。现代技术的使用,既要把最佳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又应把语文的最佳教学特点展示出来。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初衷和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韵律美和结构美,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抓住最理想的呈现时机。现代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扮演辅助性角色,故而,把握其出现时机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社会性学科,它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能有效地扩大语文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课堂教学与学习。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组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有机整体,这种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课程内容,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形成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并以课本内容为蓝本,把课本内容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非常有帮助。
结 语
综上所述,学生才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优质辅助工具出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服务的,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何晓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232-233.
李广.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5(19):129.
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6):90-93.
作者简介:孙凌(1978.5—),女,辽宁沈阳人,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