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李莉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碳关税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碳关税的征收,既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挑战,也会加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文章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征收碳关税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 碳关税;对外贸易;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2-5812(2019)20-0097-02
一、引言
环境保护问题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因碳排放和其他污染造成的温室效应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如何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世界各国都应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但囿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给予发展中国家以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减缓人类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通过对其进口的高碳含量商品征收碳关税来减小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这必然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促进我国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基于此,本文对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碳关税的相关研究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针对其进口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所征收的一种特殊的进口税,它的征收形式既可以是额外的关税,也可以是购买排放额和国际储备配额。2008年欧盟将国际航空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之中,对经过欧盟领空的航班征收碳关税;美国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规定针对来自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高碳含量商品自2020年起征收碳关税,以此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先后制定碳关税政策。
从发达国家实施的碳关税政策可以看出,碳关税的实施是为了降低全球碳排放量,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Krugeman(2003)对这种观点持认同态度。在有关碳关税征收的合法性问题上,刘继根(2011)支持碳关税的征收,他认为碳关税的征收并不违背世贸组织的贸易准则,可以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朱振民(2014)通过援引GATT第20条豁免条款的经典案例也证明碳关税征收的合理性。
但是碳关税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明显会削弱发展中国家外贸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早年的工业化发展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遗留问题,且很少甚至是没有进行后续的补救,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当然也难以完全避免高污染、高排放,此时发达国家提出要为了保护环境而征收碳关税,其目的不言而喻。Lockwood,Whalley(2008)认为碳关税是一种贸易调节手段,其征收本质是为了维护出台碳关税国家企业的利益,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不大;沈可挺(2010)认为美国提出的碳关税政策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来降低其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而提高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有些学者对碳关税的征收持反对意见,沈木珠(2011)对美国碳关税条款的合法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与多边法律体制相悖,认为碳关税的实施合法性较为欠缺。刘冰(2012)认为碳关税的征收本质上就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三、碳关税政策下我国对外贸易的SWOT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长足发展,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人民币,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1.8%,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目前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多数是以钢材、纺织品等为主要代表的低附加值、高碳排量的产品,因此,欧美国家一旦针对我国出口的商品加征碳关税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优势(Strength)
1.改革深化需要,国家鼓励产业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各地也在争相出台新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行业,鼓励互联网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壮大。
2.丰富的外贸经验和良好的侨商环境会提供基础和支持。改革开放40余年的外贸经验使得国内相关产业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连续多年出口贸易量居世界前列。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增长至47万家;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32位。目前我国海外华人华侨数量众多,分布在世界170余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侨商积极参与经贸合作交流,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
1.制造业以中低端为主,出口成本大大增加。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钢铁、水泥、纺织等低附加值产品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主力商品。据海关数据资料显示,2018年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高达18 263.7亿元,但纺织业的出口利润占比较低。由此可见,我国商品是靠成本优势来赢得国际市场的,若加征碳关税,商品成本无疑会提高,成本将不再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优势,国内相关产业会受到较大影响。
2.外贸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对外出口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额占比超过出口总额的三成,外贸依赖程度高,一旦发达国家针对我国加征碳关税,会严重损害我国的外贸利益。
3.民营企业生存压力更大。民营企业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2.1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9.7%,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贡献度超过50%,继续保持高速上升态势。但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较为艰难,国内竞争激烈,“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y)
1.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虽然碳关税的征收会给我国外贸产业带来巨大挑战,但大浪淘沙,能够坚持下来的企业必然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当前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较多企业对低碳减排重视程度不够,仍在走能源利用率低的老路,碳关税的征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因此,碳关税的实施可以督促我国制造业企业加速转型的步伐,为绿色环保产业的兴起提供契机。
2.降低外貿依赖程度,密切与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合作。发达国家使用碳关税作为一种贸易壁垒手段,也会促使我国企业主动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较为依赖,这种单调的出口结构会带来较大的风险。2019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会促使我国加强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贸易对象的多元化可以有效降低外贸产业的风险。
(四)威胁(Threat)
1.成本优势减弱,短期内会影响对外贸易。征收碳关税会给我国高碳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碳关税的实施会直接提高商品成本,使得制造业产成品在国际市场上丧失最有利的竞争优势——低成本优势,对外出口贸易额会受到较大影响。
2.外贸企业利润进一步拉低。出口成本的提高会缩减企业利润,企业出口压力的陡增也会挫伤出口贸易的积极性,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环境的趋紧会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等风险,进而对就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应对碳关税开征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
1.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高国际话语权。针对碳关税这一问题应保持正确的认识,我国应当积极开展有关环境问题的外交,承担起适合自身能力的低碳减排的国际责任,同时主动参与有关碳气体排放的规则制定,尽最大可能争取到我国的合法权利,最大限度地降低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经济的平稳上升发展。
2.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开拓国际新市场。有关碳关税实施对我国贸易影响程度的讨论需要对我国外贸出口结构进行深思。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应借此次机会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由政府来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指向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3.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力量,应该予以重视。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特点,规范性不强,融资也存在较大困难。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创新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建设政府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解读相关政策;建设海内外交流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并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帮助。
4.继续加强对碳排放市场的开发管理,开展碳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促使企业等碳排放主体为降低成本而主动实施减碳行动,从2011年起,我国已经建立了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截至2019年,七家试点市场的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2亿吨,总成交额超过40亿元。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不仅可以降低全国碳排放量,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我国应乘势继续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建设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尽快适应未来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减小对企业贸易的冲击力度,我国可以主动在国内征收碳税等绿色税种,基于国际贸易中的“避免双重征税”原则,在国内对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不仅可以减少出口压力,而且可以倒逼国内企业尽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整体升级。
(二)企业层面
1.正视气候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企业要正视其带来的挑战,不能固步自封,要灵活应对。首先要树立低碳意识,走清洁高效的发展道路,引进先进低碳技术指导企业生产,降低产品的碳成本。其次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意识,使产品在国际中更具竞争力。最后要密切跟踪、把握最新政策动态,积极进行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所带来的优惠和便利。
2.积极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2017年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正式成立意味着我国对企业碳排放行为的约束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各地陆续成立碳交易平台,所涵盖的碳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在扩大,企业相关碳信息在可预见的未来必然会成为信息披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企业要有危机意识,从现在做起,主动将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未来遭受惩罚,降低违规成本。企业还可主动减少排放,节约排放配额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借鉴成功企业的交易经验,在降低排放量的同时为生产经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3.加大对国内市场以及国外新兴市场的开发。我国企业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广大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发展中国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合作的潜力也正在持续释放,这成为拉动我国外贸产业的新兴动力。除了继续开拓国外市场,我国企业还应将眼光转向国内,重视国内市场的维护与深耕,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多样化的新产品,主动创造并引领客户需求,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适当降低企业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4.充分利用互联网,培养外贸人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和海淘等新型购物方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企业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大力发展海外电子商务,这不仅为企业外贸寻找到了新方向,还可以节省外贸成本。重视对优秀外贸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外贸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以此来适应激烈的国际形势。在碳关税政策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会受到各种挑战,但也面临发展机遇,可借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由资源或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以崭新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 Krugeman P.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tenational trade of goods[R].OECD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s,2003.
[2] 刘继根.碳关税在WTO体制内的合法性探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3] 朱振民.碳关税的合法性分析——以GATT第20条为视角[J].财会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