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19-11-28 23:16:27邢莹莹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语文交流

邢莹莹

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宿州 234200

1 语文思维的具体特点

1.1 具有交流性

在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分歧,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调整,找到问题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要能够使学生愿意更深层次地了解知识,探索知识,从而知道知识的无穷性,使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变得宽广起来,判断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1.2 具有广泛性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人的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广泛性。在进行语言的教学活动时,因为文化知识的丰富性和教育的多样性,教师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思想反馈。从古至今,语文教学几乎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同的学生也会对不同的知识点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丰富自己的想法[1]。

2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思维教育理念的欠缺

当前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体现为其语文知识是否丰富全面,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单向传输知识,学生缺乏思维训练。忽视思维教育的理念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2.2 轻视语文思维独立性的培养

在教学环节,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故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专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难以保证面对问题时次次都经历深思熟虑,这样的课堂虽然活跃程度较高,学生的积极性较强,但是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却难以养成,而思维的独立性恰恰是培养语文思维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才能根据教师的讲解举一反三,高效地学习其他知识[2]。

2.3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确保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分数,因而教师纷纷以考纲为基础,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简化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只以分数论成败。其实,成绩只是语文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教师应立足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使用语文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3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的具体方法

3.1 保持更加积极的教学状态

高中阶段学生的语言类课程往往很多,学习任务很重,学习压力也很大,这就给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增加了很多的烦恼。虽然学习的任务很重,可是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坚持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高中语文教师保持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3.2 关注学生的心理,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对于不同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区别。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尤其是学生刚进入高中时,他们的思想发展往往是青年早期或者是晚期。这个时候学生开始有了恐惧的心理,所以他们上课时不敢发言,遇到问题也很少敢举手提问。在听课习惯方面,学生会对教师的阅读及枯燥的分析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对此,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引导,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方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3 积极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高中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也是一种对句式的教育教学,它在教育的内容上慢慢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详细地了解本国的文化,还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课外积累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不再局限于一些狭窄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分析问题上更加全面。教师一定要帮助他们使用合理的方法去探究和发现事物的本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了解肤浅和平庸的思维方式。

3.4 改进课堂教学技巧

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此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找出启发思维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特点,分解教学任务,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3]。例如:讲解《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这类散文时,可从文章情感出发设置问题,促使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在讲解议论文时,需结合文章要求,设置可以辩论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讨论,教师从旁引导,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

3.5 创造课堂教学环境

语文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课堂环境的熏陶,通过创造阅读环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可促使学生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并逐渐达成语文思维培养目标。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时,由于作品是李清照晚年所作,词中蕴含着悲愁和凄苦之感,而高中生在人生经历方面缺乏经验,难以体会作者在词作中传达的“忧愁”,执教时,笔者可使用“朗读串联”教学法,先向学生介绍词人的经历,指导其在阅读过程把握“忧愁”这一主线,并提出朗读要求,突出词人的“音容笑貌”“情深似海”“境由心生”等感觉,丰富课堂教学环境。

4 结语

总之,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教育者要结合教学现状,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教学中突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教学环境,优化授课技巧,深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其语文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培养思维能力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