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农科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2019-11-28 00:59黄泰良
广西农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林产学研协同

黄泰良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稳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会上强调“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1]。会议指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继续推进“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使我国经济融入创新活力更上一层楼,着力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此,本文探究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背景下培养农科人才,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多方力量对农林院校人才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的路径,旨在促进农林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其培养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何谓协同?《说文》提到“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简单地说,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著名物理学家、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ermann Haken)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协同学”,亦称“协同理论”。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实现创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交流、合作,构建其有序架构,更加高效地实现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则主要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共同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是以共同目的为纽带,并在政府、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大力支持下进行科技研发创新活动[2]。

2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并未真正建立

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源包括直接的利益驱动源和间接的利益驱动源两部分[3],而在现实中,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意愿并不强。企业认为高校只注重学术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育轻运用、重论文轻创新等等。而企业的生存规则是要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则必然要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近二十多年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始终以追求短期利益为主要目的,导致企业与高校的协作意识淡薄,并未构建长期的信任关系。另一方面,高校则认为企业一心追逐利益的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对企业某些行为采取冷漠和鄙视的态度,与企业产学研协助上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并推动高校的发展是困难的。

2.2 师资问题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2.2.1 高校在引进教师要求上考核单一,导致创新与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引进人才时,考虑更多的是学历因素。比如,首先基本上学历要求是博士或硕士学历,特别是看重“985”高校博士和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在专业知识、科研方面要求有着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发表过众多核心期刊,但这其中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博士应届毕业生,直接从学校到学校,而没有在社会中有所历练,更别说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生产和销售产品经验等等。因此,这些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企业项目研发的流程了解甚少,实际上他们对此热情也并不太高。

2.2.2 高校很多教师科研压力大导致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偏理论而少联系实际 首先,教师科研压力增大。精简政府和事业单位机构以来,高校的教师岗位设置整体来说是偏少的,这就导致我国高校师资力量有所不足,高校师生比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较高。事实上,目前国家正号召建设一流本科,教授应全部安排到本科教学中去,这就生成了一个矛盾:教授应更多教学还是科研?教学上的压力导致科研不足,进而导致产出高水平成果较少,产学研协同创新自然大打折扣。

其次,在教学上教师创新能力不足。有些教师教学方法欠佳,主要以灌输大量知识为主,而在启发性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不足。教师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本来并无非议,但如果只是满堂灌而欠缺对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这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所倡导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格格不入的。

2.3 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2.3.1 高校产学研合作学科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学科发展上,总的来说,我国理工类等学科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占有优势,而文史类学科发展十分缓慢。例如:中部地区某211高校人文社科方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为55项,批准资助经费为1390万元,立项数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并列第七。但是在产学研方面,产出的经济效益往往只占到了全校科研经费的5%左右。二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有所差异,所以不同区域学校开展产学研工作时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

2.3.2 发展规模大,转化科研成果不足 在创新成果转化上,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已经在产学研结合上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国家前沿高端科技上,很多高校包括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到现实生产力上却不够。很多项目国家投入研发较大但却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品。

3 促进协同创新培养农科人才的路径

3.1 制度适宜:变革与创新农林高校管理制度,以制度力促进协同创新能力

3.1.1 创新变革传统落后制度 制度教育学派指出:“制度教育学的独特性在于,它把培养制度亦即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以阐明制度对教育情境中伙伴的行为所产生的特定作用和效应比各种方法论更为重要。”[4]而在传统农林高校制度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公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主体间的利益不平衡、缺乏合理的技术创新权益分配制度、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等制度规范。因此,笔者认为:一是应勇于打破阻碍制度变革发展的顽瘴故疾,瓦解传统落后的高校规范秩序。二是坚决破掉利益固化的藩篱,使既得利益者企图阻挠改革制度的意图走向地狱之门。三是强化新的农林高校产学研管理制度权威,防止新的生成要素被旧的传统势力所扼杀。

3.1.2 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法规制度 当前,我国农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缺乏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指导协调的宏观政策以促进我国农林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主动的合作。因此,构建新的法律机制要做到:第一,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一些新兴前沿科技研究领域要加快立法,如高精尖知识产权法等。第二,切实增强产学研相关法规的独立性,提高其独立地位。第三,扎实推进农林高校产学研协同相关法规实施细则的制定,使这领域的规则制度更具可操作性。第四,不断增强农林高校涉及产学研领域工作者的法律意识,行政领导也应加强教育学习,扎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师资保障:建立“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3.2.1 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改变教师队伍的结构 首先,农林高校在引入机制长和考核要求上应有所创新。农林高校应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束缚,评价和考核方式应进一步创新。农林高校应重点引进理论功底较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使开设的实践课程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引进实践教学模块,让学生真正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方向,充分认识到知识能力型人才在市场的迫切需求。其次,应聘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兼职教师。并在待遇上给予其跟正式教师同等待遇。在充分和全面考虑本高校自身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之后,可以加大专聘专家学者、兼职教师的引入力度,并通过召开专业会议、研讨课程建设会,开展师资培训等活动,与行业高级技术人员达成合作意向。

3.2.2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增强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农林高校应制定出台有利于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实施办法,如可规定新进的中青年教师原则上均应参加实践锻炼。实践形式可以是半脱产实践也可以是全脱产形式,实践时间长度上可以是一年左右。同时,对于参与实践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生活和差旅补贴。当然,在对教师实践锻炼培训之后,应对其进行实践能力和水平考核。

3.3 平台支撑: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3.3.1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平台 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可以利用现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平台,并将此网络平台打造成一个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平台。农林高校应立足长远,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打造一个有利于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长远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农林高校及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公布,以便企业尽早与农林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农林高校和研究部门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由选择自己愿意与之协作创新的企业,综合考察众多企业的实力、产业商业化运作模式以及企业发展潜力等情况的基础上,遴选出最终意向合作企业。以此逐步形成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还应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融合和资源整合,从而加快创新产出。

3.3.2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办公实地平台 虽然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平台之后,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有力的网络信息渠道平台了解到农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领域、成果等,但是却很难与科研队伍建立稳定的联系。反之,科研团队也可能因网络信息错综庞杂而很难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找到最佳的意向企业。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办公实地平台,也就是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办公室。办公室的建立将为各合作方节约了时间成本,也成为了农林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互相沟通和信任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不仅能加强企业、农林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还能积极促进和拓展具体的合作内容,并且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这将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入融合发展非常有益。

猜你喜欢
农林产学研协同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