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英
(辽宁省开原市高级中学)
高一下学期,语文课堂上的讲授内容主要是古文。学生们其实不甚喜爱,他们不喜爱的原因也五花八门,离现实生活太远、语句艰涩难理解、每篇都要求背诵等不一而足。回想起自己学习这些古文的时候,似乎也不那么喜欢。而如今,却似乎在讲解的过程中,在与这些“旧时相识”的古文的重逢中,读懂了更多的意义。
像《劝学》中讲,“学不可以已”,学习的过程,不应仅仅止步于学校,而应该贯穿生命的始终。那在离开学生的身份后,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又向谁学习呢?《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老师。我惊觉,原来自己离开了拘泥于一间教室的小课堂后,才真正迈进了人生的大课堂。而我的学生们呢,我期待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们能给予彼此更多。
最近的一次公开课,我选择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作为公开课的课题。在课上,我和学生们欣赏讨论了从李清照少女时期创作的《如梦令》、少妇时期创作的《一剪梅》,再到老年时期创作的《声声慢》,李清照一生的境遇和创作经历就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愁绪几乎贯穿了李清照大半生的生活与创作。但她依然在生离与死别的万千愁绪中,在个人遭遇与家国命运的双重压力下,开创了宋词的婉约派词宗,建立了自己的“闲愁”世界,广为后人所称道。
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似乎被什么触动了。我心下一动,问我的学生们,你可曾有过忧愁?为什么忧愁?
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学生们一听到我抛出这个问题,几乎是一边倒地点头如捣蒜。而且,他们的忧愁几乎都来自同一处——学习。虽然,对于高中课业的繁重,作为老师的我有着相当的了解,但看着我的学生们说起自己内心的忧愁时那种既坚定又稍显无助的眼神,我的心里还是不由得一紧。
在提到古典文学中的名家时,我们常说,“文章憎命达,痛苦出诗人。”越是那些命运遭际悲惨,仕途人生波折不断的人,似乎越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文章。前有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有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那么,当命运一如大厦将倾,困苦向我们排山倒海而来时,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学生们,似乎有些茫然地在等待我的答案。他们是一群几乎从不知挫折是何物的孩子,顺利地读小学,升初中,幸运地考入重点高中学习。而在这里,他们遭遇了人生的第一道“坎”。更让他们不知所措的是,这道“坎”竟然是他们曾经最为得心应手的一样东西——学习。怎么办?这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惶惑。
我们当然不能放弃,因为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们当然也不能停滞,因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古时的大家名士也已给了我们答案,无论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还是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都是这答案最好的佐证。那就是,面对困难与挫折,接纳它、享受它、跨越它、战胜它。
有谁的人生,能永远一帆风顺,从没有一道逆流呢?有谁的生活,能永远波澜不惊,从没有一丝风浪呢?有时候,困难就像是生命中的礼物,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精彩与美好,没有困顿的痛,又怎知收获之美?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多探寻一些,如果多追问一句,也许就能获得更多。我多想把自己读书的感想尽数传递给我的学生,学无止境的道理、时时学习的方式;我多想让他们明白学习并不等同于做不完的数理化习题,上不完的自习课;我多想让他们了解祥林嫂的无助、桑地亚哥的孤独,而不只是在课堂上把他们当作不得不学习的课文,口齿不清地记下人物性格、文学常识、写作特点。在想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有些隐隐的心酸。
而面前的现实是,我常常看到我的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们,几乎每个人都仰着一张睡眠不足的脸企图在每一个40分钟里找到人生的意义,他们迷惘的双眼在摞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习题集中时隐时现。为什么在这本该是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岁月里,他们显得那么疲惫?那一刻,我发现,制约着高中学生们的,并不是繁重的学业,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苍白的内心。父母为他们准备的营养品滋润了他们的身体,而他们的心灵,却在学业的挤压下,变得营养不良。
语文的学习,进入高中阶段,更为注重对心灵的关照,意在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人格,使他们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勇敢面对并承担自己的人生。教学生语文,其实是在教他们熟练运用母语的同时学会为人与做事的道理。学习语文,是在学习中华文化,完善自我修养。而我,是否真的做到了将这一切尽数传递给我的学生,我的内心是忐忑的。
成为一名教师后,我越发明白,为什么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着三尺讲台,我也越发心存敬畏。我只有不停地学习与磨炼,才能拥有更多,也才能给我的学生更多。才能更好地助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上扬帆远航,抵达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