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爽
(辽宁省沈阳市文艺二校教育集团)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有关师生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必要性和内涵的多角度揭示上,学者们提出一些极具启发并基本达成共识的问题,如师生关系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然反映和要求,有关形成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学者提出许多建议,归纳起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政策促动,即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对有碍于师生关系的行为,明令几不准;二是理念建设推动,即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加强理论学习等方式,期望广大教师在领悟现代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民主科学的教育理念,并由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师构建师生关系的主动行为。魏书生的教学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构建师生关系需要学者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也需要广大教师以探索者身份,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实践探索。
构建师生关系不完全是一种技术问题,形成并巩固师生关系是需要许多深层次的条件作保证的,但目前这些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在民主平等的社会文化尚未成熟的时候,基础教育领域内不乏已构建起师生关系的典型,对部分此典型的分析发现,在现实条件下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1)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具有一种积极探索的欲望;(2)对学生有一种天然的爱;(3)教学能力较强,易引起学生佩服的感情。支撑这三个特征的是这些教师对下述认识的一种高度认同: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培养一些技能,更是培养未来能够成功走向社会,获得幸福生活的人。从基础教育教师的群体看,通过几年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探讨,虽然在观念建设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对教学民主有所认识,但离认同尚有一段距离。
明确角色,才有行为遵循。从公民的角度讲,教师是公民,学生也是公民,教师与学生应具有同等的公民地位;从教育工作的角度讲,教师是国家教育计划的执行者,学生是教学计划的接受者,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处于接受主体地位;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讲,学生在校期间教师有看护的义务,学生则有被看护的义务。在教育方面的大法齐备、小法不全的背景下,何时何地、如何扮好教师与学生自己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出现随意性,导致某件事情,各说各理、都有道理的情况不断发生,教师与学生多种角色的转换与融洽在短时期内恐怕也很难明晰化。
简言之,师生关系既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又是保证素质教育可持续推进的平台,但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条件准备得不充分,不可能一蹴而就。
尽管师生关系的构建还有很大的难度,但由社会发展所激起的教育改革的态势,要求师生关系的构建不能坐等条件成熟之后而为之,必须寻找到切入点,循序渐进地推进。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正规的人际关系,这种正规的人际关系同其他正规的教学行为一样,教师是主导者,没有教师的参与,这种人际关系就不会存在,没有教师的主导,这种人际关系就不会趋于成熟。教师对师生关系关注与培植的程度,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质量。
师生关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课程,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对构建师生关系问题的探索,均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可资参照的成熟经验极为有限,国外可资参照的成熟经验的引入,也极为有限。这些事实表明,广大教师应该成为构建师生关系的探索者。另外,师生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师生关系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构建师生关系办法的差异性,即不同的教师与同一学生群体构建师生关系的办法不会一样;同一教师与不同学生群体构建师生关系的办法不会一样;同一教师与同一学生群体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段构建的师生关系的办法也不会一样。
基础教育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繁杂,其中许多改革任务最终都要落到教师身上。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教师必须找到一个能够牵一发而带全身的改革项目作为切入点,抓住师生关系构建的关键点,以利于多种任务整体完成。在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广大教师主要面临三大任务:提高自身素质,向专业化迈进;参与课程改革,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好上述三大任务,必须做到三点:(1)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2)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心态;(3)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以利于“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迁移。
人际关系,贵在人与人之间接触与互动。构建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建立起走向学生的意识,主动走向学生。
“走向学生”是从空间和心理两个方面接近学生,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师了解学生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师有初步的认识,在师生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带着民主意识走向学生。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与学生平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就必须一改过去的“师道尊严”,和学生以朋友相处,以心相交,师生之间有乐同享,有难相帮,有忧可诉,心心相印。教师树立良好的民主形象,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在各自的成长道路上的主动性,从而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增强创造力。
带着爱心走向学生。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我们要时刻为他们高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
带着微笑走向学生。当今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繁忙,情绪紧张,压力很大,但切不要把坏心情向学生发泄。走向学生时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孩子们需要看到教师的微笑,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
带着鼓励走向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鼓励,就可以让他们良好的愿望成为现实。为此,教师尽量不要在班内点名批评学生,而要千方百计地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满腔热忱的帮助。教师要学会夸奖学生、激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最大限度地追求每个学生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走向学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下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质疑、讨论,及时地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给予奖励。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利用这一形式,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好学生易于接受又能产生激励作用的批语。
在活动中走向学生。活动不仅可以检验、诊断师生关系,也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多安排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并带着与学生同样浓厚的兴趣来参与活动,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领学生感悟更多的东西。
在管理中走向学生。班级人性化管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也是走向学生的一个关键所在。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的主人,让学校、班级的每项工作走向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担任班级管理的某一项工作,都要有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是实干家。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形势,在构建师生关系的外部条件尚未成熟的背景下,教师要更深刻体会到自己对学生的重大影响,通过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能够发挥自身特长、激励学生自觉发展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