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1-27 02:29杨旭张嘉涵陈博然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
关键词:前路植骨脊髓

杨旭 张嘉涵 陈博然

【摘 要】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行颈前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颈前路治疗的2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2年,术后6个月复查均获得植骨融合,且颈椎生理曲度及内固定物良好;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测量优于术前(P<0.05);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Frankel评分中,2例A级无恢复,B-D级患者均有所改善,E级同术前。结论:给予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高度,恢复神经功能,缓解脊髓压迫,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1

下颈椎是颈椎受力集中位置,外伤作用下的骨折并脱位会严重破坏椎体结构及稳定性,同时因骨折压迫会导致脊髓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等问题[1]。本文为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行颈前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25例该病患者实施颈前路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均经入院后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0-58岁,平均(37.5 3.2)岁。其中11例C4-5损伤,9例C5-6损伤,5例C6-7损伤。有17例单侧脱位,8例双侧脱位。Frankel分级:4例A级、9例B级、6例C级、3例D级、3例E级。

1.2 方法

1.2.1 术前处理及手术时间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术,并给与脱水、激素治疗。综合判定患者身体状况,确定稳定后给与安排手术治疗。本组中有11例伤后24h内手术,9例24-72h手术,5例72h-14d手术。

1.2.2 手术方式 仰卧位体位,切口沿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选血管神经鞘和内脏鞘之间分离进入,应用C型臂定位放置Caspar颈椎撑开器,适当张开脱位的椎间隙,视患者骨折脱位及椎间盘突出情况给与椎间盘切除。脱位患者给与撬拨复位,复位过程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护并给与紧密观察。在椎体脱位恢复后再次给与椎管探查,截骼骨植骨行内固定术,固定后需再次透视确定固定位置无误,帮助减压节段恢复稳定性。

1.2.3 术后恢复治疗方法 术后1-2d拔引流管,术后1d行影像学复查。术后给与抗生素、甲泼尼龙以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避免术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给与患者辅助颈托保护,根据患者情况维持6-8周。

1.3 疗效判定 记录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影像学复查,观察评估椎体复位、内固定物、植骨融合、脊髓功能等指标情况。(1)脊髓恢复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进行判定:A级表示损伤平面下已经丧失感觉及运动;B级表示存在部分感觉无运动;C级表示存在感觉及部分运动,但残留运动无意义;D级表示感觉及运动存在,但同时存在神经损伤;E级表示正常。(2)脊髓功能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标准进行判定,17分满分制,包括运动、感觉、膀胱障碍等方面,分数越低表示脊髓功能障碍越严重。(3)椎体复位情况按照Cobb角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应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x s)的形式,组间对比采用t值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术后脱位矫正情况 全部患者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4.3 16.5)min。术中出血量为90-200mL,平均(130.2 11.4)mL。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加重以及气管、大血管、喉返神经等医源性损伤情况。术后6个月影像学复查,植骨愈合,未发生移位、钉板断裂松动等不良情况,全部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及高度良好。

2.2 手术前后颈椎Cobb角对比 术前全部患者Cobb角平均值(16.5 3.9)°,术后6个月角平均值(3.1 0.6)°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测量显著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术前A级4例中,术后为A级2例,B、C级各1例;术前B级9例中,术后为C级2例,D级5例,E级2例;术前C级6例中,术后为D级1例,E级5例;术前D级3例中,术后为E级3例;术前E级3例中,术后仍为E级。Frankel评分判定中,有2例A级无恢复,B-D级患者有所改善,E级同术前。

2.4 手术前后脊髓功能情况 全部患者前后JOA平均分数为(7.4 3.0),术后3个月平均分数为(14.1 2.3),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治疗中,多数研究表明脊髓功能临床恢复情况与椎管减压时间呈负相关关系[2]。本组研究认为,如该类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可尽早进行手术,以快速解除患者脊髓压迫。如患者病情不符合手术指征,可先给予颅内牵引等术前治疗,并积极完善手术方案及术前准备,处理患者并发症,待患者身体稳定后继续給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致压物多来自前中柱结构,应用前路手术较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并能够实现在直视条件下进行椎间盘切除,解除脊髓压迫,起到尽快减压的作用[3]。前路手术可有效创建植骨床,利于植骨融合。钢板固定,符合前路手术支撑特点,可降低植骨松动移位及假关节等情况发生,可获得远期的稳定效果。笔者认为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应用简单、临床创伤小,是一种有效术式。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给予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颈前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颈椎神经功能,稳定脊柱,恢复脊髓功能,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邵川强,刘勇.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2):81-84.

杨淑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69-70.

谢江,姜飞,王天堂,陆江,赫晓康,毛丰刚.前路复位减压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7,47(10):1150-1153.

猜你喜欢
前路植骨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莫愁前路无知己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