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对患者的护理

2019-11-27 02:29周香芹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
关键词:采集护理

周香芹

【摘 要】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期间对患者辅以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采集次数(2.15±0.11)次/例、血细胞分离物体积(187.00±5.00)ml、单个核细胞数(6.91±0.12)×108/kg、CD34+(4.71±0.21)×108/k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采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护理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in collection of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Zhou Xiangqin(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Jining 272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ollection of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ho received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collection from January 2017 to April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Care effect.Results The average number of acquisi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15±0.11) times/case, the volume of blood cell isolates (187.00±5.00) ml, the number of mononuclear cells (6.91±0.12)×108/kg, CD34+(4.71±0.21)×108/kg Bot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ollection of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can improve the collection qual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Collec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0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属于临床治疗血液性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效果良好。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质量是保障移植效果的基础与前提[1]。经临床总结发现,患者采集自体干细胞前后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不但损害采集质量,同时也对移植质量造成影响[2]。因而,患者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期间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68例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为例,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34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39.4±1.4)岁,其中9例患者患白血病,11例患者患淋巴瘤,10例患者患多发性骨髓瘤,4例患者患其他疾病。观察组总计患者34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9.5±1.3)岁,其中10例患者患白血病,10例患者患淋巴瘤,11例患者患多发性骨髓瘤,3例患者患其他疾病。利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研究。本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体征指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包括:(1)采集造血干细胞前护理。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一日护理者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急状态,如睡眠状态、精神状态等,查看患者有无发热、感冒、皮下出血等情况。对患者的静脉情况进行评估,一旦患者静脉条件较差,需预先进行境内经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处理。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安抚患者情绪,为患者详细讲解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过程、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消除患者疑虑,提高患者依从性[3]。(2)采集造血干细胞中護理。严格遵照操作标准实施采集操作,记录过程中相应体征数据,确保顺利采集,如出现血液流速减缓情况,及时找寻原因并相应处理。过程中实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口舌发麻、胸闷等,每间隔30分钟左右监测患者血压、脉搏。为避免患者采集干细胞期间出现低钙反应,可每小时让患者口服2片钙剂[4]。(3)采集造血干细胞后护理。完成采集后通过微泵静脉缓慢注入20ml葡萄糖与20ml葡萄糖酸钙,预防低钙反应。留置静脉留置管前,通过肝素稀释液对针头处进行冲洗,避免血液凝固,预防空气栓塞。以无菌纱布将穿刺针眼覆盖,如患者留置静脉管,每日完成采集后消毒留置管,以无菌敷料包扎。

1.3 观察指标 评估并统计两组患者采集质量,包括:采集次数、血细胞分离物体积、单个核细胞数、CD34+。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 专业统计软件对本次护理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值计量资料,通过p值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采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成功移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前提与基础在于获取充足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然而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中很容易因患者自身原因、操作不当、护理质量等影响采集质量[5]。同时患者采集前后均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采集。因而,需通过护理干预保障采集质量。综合护理干预是最近几年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护理模式之一,将其应用与采集造血干细胞操作中,通过采集前护理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采集中护理查看患者状态,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情况,通过采集后护理避免患者发生感染。贯穿全采集过程的护理保障了采集质量。

总之,患者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采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王静,周雪梅.恶性肿瘤患儿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3):252-253.

杨娟,张飞彦.40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护理总结[J].医药前沿,2016,6(34):310-311.

黄玉香.整体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者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179-180.

詹淑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獻电子杂志,2018,5(31):105,107.

解艳艳.7例多发性骨髓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6):208-209.

猜你喜欢
采集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市政工程档案采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浅析微量物证的采集和包装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