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互动机制与进阶之径

2019-11-27 09:30刘晓宁
职教通讯 2019年13期
关键词:职教集团资源共享

摘    要:职教集团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是解决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优质教育资源失衡的重要载体。由于资源供给主体的异质性、多元性与博弈性,使得职教集团实现互益共享之路遇到屏障。为了尽可能消弭异化竞争的边界,建立资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引入社会伙伴关系的理论架构,以利益机制、交往机制、组织机制巩固多方合作、拓展社会资本、优化共享环境,以促进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持续、进阶发展。

关键词: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社会伙伴关系;互动进阶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2018年度课题“智能化时代高职院校新兴专业生成与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KYCX18_2451)

作者简介:刘晓宁,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3-0001-06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化的精神支撑与实践导向。职教集团作为校企合作的高级形态,是教育界与产业界深度对接复杂化、系统化的办学工程,涉及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类成员主体,能够聚集各项异质资源,成为主体密切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平台。目前,一方面,职教集团呈现出利益共同体资源供给的结构性松散,另一方面,其又出现资源凝聚力滑坡的窘境,这折射出集团化办学主体间利益权责的非均衡性。基于资源供需关系的失衡,我们从社会伙伴关系视角重新审视职教集团的资源共享问题,通过伙伴关系的组织架构,优化集团资源的供给机制、澄明集团资源共享的进阶之路,使更多的优质资源在集团中得以整合、实现共建共用与共赢,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理想形态剖释

资源,原为经济学名词,在本文中指的是校企之间的办学资源。职教集团正是以资源为纽带的伙伴关系形态。据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已累计组建职教集团1 600多个,“政—校—行—企”多元参与渐成常态。集团主体基于优势资源集聚的需要,已形成了多元参与、共享共赢的伙伴共同体发展模式,在共同价值框架下,资源共享成为集团核心功能之一,这既是集团凝聚力的体现,也是集团自身优势的发挥。

(一)职教集团是一种发展中的社会伙伴关系

从概念上看,最初的“社会伙伴关系”是西方国家为了协调社会集团之间多种利益关系所采用的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或范畴,是指“由政府、公共机构、私营机构和社会团体形成的战略联盟,这个联盟是有助于建立具有创新性的、能够解决当地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必须有利于当地人民,有助于地方机构的协作”。[1]从效能上看,社会伙伴关系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通过共商协调形成利益纽带,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一种契约合作关系,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经济实体和非经济实体之间的合作,并通过建立这种多主体合作以提高成员的利益收益和工作效率,改变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机制,使它们逐步以对话来代替对抗,使社会始终能够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序发展。

随着社会合作的不断发展进步,伙伴关系逐渐被移植到职业教育领域。任何有关学校、雇主、其它个体或私人部门之间为达成共同目标的通力合作,以改进教育质量为旨意的活动,均可视为伙伴关系,它是实现改善教育计划的一种参与方式,是一个建立共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成长的、逐步进化的。职业教育中的社会伙伴关系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基于相对稳定性,目前主要是指学校、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教师、学习者和家长等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而建立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反映在职业教育办学形态上,既可以说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雏形,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所追求的方向。职教集团作为典型的社会伙伴关系组织,具备社会伙伴关系的一般特征:一是参与者。集团内各主体都必须对该合作关系做出组织承诺,如集团章程。二是关系。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持久且有关联的,如集团建立的长效性。三是资源。每个参与者都必须给合作关系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是合作过程中的生成价值,如设备、技能、知识。四是分担与共享。在合作框架中,主体应共同承担责任,并承担各种后果的风险,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并达成共识,如集团治理。五是连续性。拥有共同的价值、达成共同的目标、形成相互间信任,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如维护集团运转。[2]10-20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得以确立的基础就是:各主体承担承诺的义务、致力于共同的目标、彼此间建立信任、注重团队意识与建设、共担风险并且开诚布公地解决一切冲突和问题。如此一来,各方的关系与其说是“交易型”,倒不如說是“关系型”,并且集团内各主体都承诺为项目或某种合作的成功提供资源和信誉,因此,伙伴关系依赖于具体的成本共担协议、风险降低和风险分配的详细分析。

(二)集团伙伴关系是一个相互服务的利益网络

社会伙伴关系如同一个无形的大网,在任何活动领域无限集聚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逐渐形成一个价值网络,维系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价值网络可以包含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特别是在越来越复杂的、足够开放的环境下,构建成员间的关系网络、在网络中创造并传递价值是未来成功的关键。价值网络是信息、物质和人力的结合,并有意识地使三种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价值网络运行过程中,关键是要做到理解和处理好文化的相互映衬。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的突出特征就是将培养、培训、就业、升学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式的利益网络,即职教集团。社会伙伴关系的真正本质是提供服务,因此,集团内各主体皆有其角色职能,如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为社会和行业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亦或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项目和发展计划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政府主要扮演着统筹者、协调者、规范者、资助者的多重角色,集团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政府保障方面的专项支持,离不开政府政策法规的扶助,离不开政府顶层设计上的全面统筹与局部协调[3];行业企业一般扮演着职业教育的举办者、投资者、消费者、服务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平台,也是吸纳职校毕业生的最大劳动力市场。

(三)集团伙伴主体占有彼此间的关键资源

职业教育资源是公共社会资源和市场经济资源的混合体,政府、市场、学校、企业和个人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的责任主体。职业教育的资源需求是多层次和多类别的,目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基本教育需求、生活保障的就业需求、生活品质或质量提升的发展需求,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需求。然而,市场的人才需求呈现出动态复杂特点,即人才供需系统由社会、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受到教育周期性、人才就业区间、就业意愿以及就业满足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的历史规律下动态演化。[4]人才供需的协调和匹配、人才供需结构的作用和机理,都依赖于教育资源的供给,关乎多元主体间的人力储备与共享。但职业院校不可能全部拥有且以一己之力调配诸多支撑人才培养的社会资源,所以职业院校在不断地寻求企业、行业、社会团体等不同主体的助力,并在探索中终于找到一条有效路径,即建立伙伴关系式的职教集团,并可以形成一种理念——最紧要的资源不再需要自己拥有,但必须有能力调配。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职教集团可以共同享用资源,但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提供“伙伴”所短缺或需要的资源,并感到这是给对方为自己提供价值的一种公平补偿,因为任何合作都要求最广泛的分享。职教集团多元主体合作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就是缺乏或需要生产能力或资源,而以资源为基础的合作共享超越了物质类别的生产共享,当共同的、彼此可以接受的目标被一致同意,并且不包括目标之间的竞争时,这种合作关系就是最好的资源融合。如果能保证各方都相互获益,那么合作将是各主体最成功的给予和收获。职教集团通过建构社会伙伴关系形成一种多层面、多元化、放射性的合作,相互分享资源、彼此共同成长,以建立稳定、可持续的产教融合关系。

二、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伙伴互动机制

在社会学语义下,“机制”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本文中指的是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即对各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式及其原理进行研究。职教集团作为社会伙伴关系组织,伙伴间共享资源的互动机制既是主体间的协作方式也是彼此联系路径,主要包括利益机制、交往机制、组织机制等。

(一)互益性的利益机制

利益机制,是以利益为驱动力,通过对合作伙伴利益关系的调整,实现对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引导与控制。利益机制对集团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是伙伴间共享资源的内驱力。职教集团内的伙伴主体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供给、扩大优质资源集聚的同时,不仅是在拓展职教集团的社会资本,也是在拓展自身的社会资本。正如Kearns所指出:“如果职业教育提供者采取策略在当地的社区中开发社会资本的话,他们会为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自己也会获益。这些利益可能包括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企业提供准备工作的技能型雇员,从而为企业提供发展需要的更多的资本。”[5]虽然在提供资源的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导向,但是可以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种利益妥协或是形成一种价值糅合。

1.政府层面。其作为公民权利让渡的产物,对于保障公民权利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调控中负有资源供应、制度建设、监督协调、调配管理等职责。多主体职教集团资源供给体系的构建既有利于政府获得资源调配的政治合法性,也有利于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权益的实现。

2.学校层面。诸如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专门的职业教育执行主体,多主体集团资源供给不仅有利于实现校内、校际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使更多的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全过程,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教育效率和效益。

3.企业层面。企业作为人才接收方,优质且有规模保障的人才供应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力储备和智力支撑,缩减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行业企业之类的社会团体通过供给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实现校企等多元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和职业发展引导,在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降低人才选聘的成本和人力选拔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

4.受教育者层面。这里所讲的“学生”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在校生,其包括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利益群体。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供给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需求,使得个人的受教育成本、教育效率以及教育质量得到最优质的保障。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毕业或结业后的回馈亦是职业教育资源的一种供给,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哺式供给,同时对“反哺”者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高责任心、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5.产业层面。产业市场作为一个包含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通过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也有利于形成崇技尚艺、尊重人才的社会带动效应,并对于建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职业选择观的良好氛围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长效性的交往机制

交往机制,是职教集团伙伴关系共生、运行的途径,既涉及合作伙伴之间资源、信息、知识的分享与交换,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职教集团通过各合作伙伴之间的交往、与外部机构之间的交往、与产业劳动市场的交往,从而使合作伙伴之间形成互惠共赢的互动关系。

从传播学来看,“交往”是由资源的分享或共享而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6]职教集团伙伴关系的交往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交往,是职业院校和政府、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中介组织等之间的交往,特别是与行业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合作又冲突的互动过程,既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包括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往。职教集团伙伴主体之间主要是资源的交往,资源是合作交往的基础,也是交往的目的,这种交往具有互惠利他、合作共赢的特性。有交往肯定会有交换,利益是引起社会交换的根源,交换的内容往往是资源的交换。职教集团伙伴关系的社会交换,在本质上交换的依然是资源,原则上需要遵循平等、互惠。这些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也有社会资源,具体包括资金、设备、设施、人员、技术、信息、知识和社会资本等。一个社会伙伴关系得以巩固、获得认可,依赖于伙伴间可以获得彼此所需的资源,开发资源可以促进伙伴关系形成,可以保证伙伴关系持久。因此,优化每个合作伙伴所具有的资源、能力的质量和数量,是实现集团伙伴关系目标所必须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也反映出集团内合作的深度和真诚度。如职教集团作为多元伙伴关系载体,职业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继续教育机构和科研组织等伙伴之间紧密合作,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生生關系、雇主和雇员关系的发展。学生通过教师和同学对他的尊重而获得自信、自勉,建立了自己的社会资本;教师在给予学生自尊自信、获得更大范围人际关系、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实习实训机会,并通过借用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社区伙伴等关系网建立的社会资本,邀请社会中技术师傅、高技能人才为学生面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在这样一个真诚交往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同窗之间、校企之间、校际之间,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彼此信任又彼此竞争的博弈共生的和谐可持续关系。

(三)稳定性的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是职教集团伙伴关系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伙伴资源共享的行动准则,它体现了集团伙伴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协调,包括外部保障与内部运转。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管理原则上是求“稳”不求“进”,只有制度稳定才有共享关系的可持续性。

1.从外围来看,职教集团外部环境界定为政府政策保障。在集团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部门的代理机构通常以主办方、赞助者、推动者的身份出现在集团伙伴关系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政府通过制定多元参与、资本投入等政策框架为伙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这种社会伙伴关系也很脆弱,其获得的公共资金有限,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政府对社会伙伴关系价值的认识。[1]政策对环境的影响是迅速的,对社会伙伴关系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多元参与机制是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协调职教集团各合作伙伴之间关系,合理配置和整合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协调伙伴之间责权利分配的和缓之策。

2.从内部来看,伙伴章程是职教集团基于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得以形成的契约与行为规范。一般来看,集团指导委员会是集团建设的指导机构,集团秘书处是管理机构,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师资队伍研究与合作委员会、专业群产学合作委员会是集团执行机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是集团决策机构,共同服务并落实集团伙伴间的不同项目。制度管理是职教集团伙伴共享关系得以持续的协调与激励策略,如集团师资管理及评价制度、资金投入及管理办法、人才共育培养方案、校企责权规定、教学管理规定等。职教集团伙伴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应是共同治理、共有职权,“共同治理”是建立伙伴关系原则、公平、问责制、所有权基础上的共同决策。

三、职教集团伙伴资源共享的进阶路径

职业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等性质各异的利益主体怀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融入到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形成一个社会伙伴共同体——职教集团,在这个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共同体中,成员的一举一动都与其他主体间接或直接地联系着,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其他主体而独立存在,资源的互异性与互依性不断敦促着伙伴关系的进阶。

(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巩固伙伴共同体

职教集团内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行业类型,基于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情感来维系长期、全面的互动,强调共同利益,以整体为基本单位,相互间形成有机团结、紧密联系。由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与规范,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专业和企业应形成一种联合,即基于共同项目开展伙伴合作,成员内部在情感和实践上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行业道德及归属感,共同标准被强烈同化为心理认同,成员之间在意识上用共同准则和规范。因此,职教集团就是为了实现广泛的公共利益而形成的一种载体,而内部基于项目的合作便形成了一种行业共同体。

首先,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促进利益共赢。利益,是成员主体积极提供资源的源动力,彼此尊重则为动力“加持”信任。因此,每一项资源的集聚,都需要通过成员的协商沟通和理事会的集体研讨,方可最终决定;每个项目的开展与实施都要做好详细规划,以确保办学中的直接或间接利益都可以成为资源提供方的预期回报,这种回报预期不只是效益的增加预期,也包括投入的减少预期和单位社会声誉提升等社会效益预期;对合作项目实行伙伴式管理,以进一步促进项目伙伴共建共享资源。所谓项目式管理是一种解决跨组织冲突的方法,它可以让两个或更多的组织在实现共同项目目标时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这种关系中引入的关键因素是信任、承诺和共同愿景:信任对于信心和鼓励诚挚交流至关重要;承诺是允许技术和方法上的共同改善;共同愿景的实现取决于双方目标的一致。一个成功的资源共享关系,其标志是公开、创新、公平、分担风险以及通过解决问题来消除矛盾。[2]10-20

其次,以内部联盟加深行业资源整合。集团内的小共同体可以组建起行业职业教育资源联盟,这是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提出的一种模式,即行业组织作为主体间战略联盟的一种,是多个组织系统以缔约为手段而建立的行业资源共享联盟,通过优化配置内部资源,使各类主体的核心资源优势得以有效发挥。然而,行业联盟体本身存在组织松散的问题,成员院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相对独立,但又有着相互间异质资源的强烈需求,因此,联盟体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协调合作愿景,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积蓄优势职业教育资源,增强联盟组织的发展能量。联盟体合作关系的构建应当既重视实体性行业职教资源的利用,也重视无形行业职教资源的开发。与实体性行业职教资源的独占性和不可分享性不同,诸如人才和技术等隐性行业职教资源的分享,可同时增进合作双方的利益。行业教育资源联盟可通过人才交流、共同研发技术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的合作方式,来充分实现联盟内无形职业教育资源的价值。

(二)以“权”“益”共担为契约保障伙伴共享落实

职教集团伙伴共享关系的维系与保障,不仅仅以经济收益为共同意识,还要强调权责、利益的共治共担。集团伙伴的合作关系并非建立在制度压力下的机械团结,而是建立在分工合作、权责契约基础上的有机团结。以利益为引更容易形成强烈、持久的集体意识,也容易接受风险共担。

首先,利益共轭塑化内部共识。共同获益是集团伙伴合作的诚意所在。集团内资源的集聚肯定涉及资产投入,合作各方不能只顾自身的眼前利益,而应尽量从合作方利益和合作后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立足职业教育长远发展及其社会效益。职业院校要尽可能考虑企业的效益,企业应多从社会效益出发,力所能及地多支持职业教育,在设备投入、學生实习等多方面给予职业院校更多支持。签订协议是集团伙伴合作的有效约束。集团资源共享会涉及到资源的重组与共用,如空间实训资源,除校企共建共用的实训基地外,应鼓励企业将经营类研发中心设立在集团内,使企业的部分项目经验融入学校科研和教学之中。做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政府能够“特许”集团进行“部分营利”,以经济利益吸引企业的投资与建设,并且加强校校之间的融合,凝聚企业技术服务能力,以软实力增强对企业的吸附力。

其次,制定契约促进民主管理。职教集团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组织”,内部职业教育的利益和权力格局呈现多元化特点,政府、社会、市场、行业企业和学校,还有校长、教师与学生,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伙伴合作者,契约理念就是兼顾这些伙伴主体的利益关系。政府是推动者,行业是指导者,市场是调节者,社会各方是参与者;企业是用人单位,学校是育人载体,而校企又共同构成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但不管是实施主体还是社会参与,契约机制都反对任何一方独裁专断,强调的是多方参与和协商,形成基于共同体的治理体系。基于伙伴契约式管理理念,职教集团的管理结构要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要兼顾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业之间的共生以及政府与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市场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对于这种复杂关系的管理需要跳出水平面,站在大职教观视域下,全方位、立体化地把各个伙伴成员逐一纳入视野,兼顾效率与公平,以进行综合性、比较性的优势判断,在不断沟通、博弈的过程中,使各方认清自己的责权定位,最后在导向上达成一致。

总之,职教集团不管是在合作办学形态上,还是在内部共享关系机制上,都符合社会伙伴关系的组织构架。这种跨界性质的资源共享在集团内部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强调协同合作、相互依存、多方获益,最终促进职教集团的生态化、紧密化合作。这不仅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也构成职业教育办学现代化的高级形态。

参考文献:

[1] 杨丽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67-71.

[2] 达霖·格里姆塞,莫文·K·刘易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杨丽波,李欣.社会共生视域下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74-79.

[4] 贺书霞.一种伙伴关系的建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供给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 (4):78-83.

[5] 杨丽波,马庆发.社会伙伴关系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5-7.

[6] 侯旭,刘明.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交往话语权”范畴的构建[J].外国语文,2019(1):88-93.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benefit,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cattered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imbalance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pluralism and gambling nature of resource supply,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s meet obstacles to realize mutual benefit and sharing.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boundary of dissimilar competition and establish a community of resource shar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al partnership is introduced to consolidat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expand social capital and optimize the sharing environment through interest mechanism,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shar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resource sharing; social partnership; interaction and advancement

[責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职教集团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职业学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互联基地建设项目的探索与研究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基于资源整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深度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