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农村养老问题探析

2019-11-27 09:21秦会江任清平彭坤汤卫红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铜仁市

秦会江 任清平 彭坤 汤卫红

【摘 要】 目前铜仁市与全国一样均进入了老年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养老问题更为突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铜仁农村养老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为此需科学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铜仁农村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老年人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铜仁市 农村养老事业 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保障体系 现状与问题。

1. 铜仁市农村养老现状

1.铜仁市农村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铜仁市2017年60岁以上人口达64.81万人,占总人口440.6万人的14.7%,其中农村老年人54.54万人,65岁以上人口45.08万人占总人口10.2%,其中农村老年人37.94万人。铜仁市已经完全步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20年,铜仁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75万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3%左右;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7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3.8万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农村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目前铜仁市农村老龄化速度快、范围广,养老体系建设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正处于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转型期,具有以下方面特征。

2. 铜仁市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2.1空巢化问题显著

铜仁市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外流青壮年难以尽到应尽的赡养义务。出现了养儿难以防老这个中国农村面临的普遍难题。从今后发展看,随着农村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农村老年人老难所养问题将更加突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比重占到四成左右,农村家庭养老出现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为铜仁市农村生产力低,农村土地贫瘠,农产业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外出务工的收入明显高于在家务农,导致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从而产生严重的空巢化问题,影响了农村养老事业的良好发展。

2.2 农业劳动收入低和村级经济薄弱

农村老年人养老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的就是青壮年外出务工收入和土地收成。土地是农民收入的基础,是农村老人养老的物质基础。但现在农产品价格偏低,技术落后,导致传统农业劳动收入很低,加之铜仁市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农村的收入增长较慢,农村养老问题也就得不到改善。同时,村级经济的薄弱也使集体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养老事业,整体上导致农村养老资金相当缺乏。

2.3 农村家庭子女孝文化缺失严重

中國在两千多年历史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赡养老年人已成为国人责无旁贷的责任。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就必须赡养老年的父母,否则将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 “孝”是传统社会中家庭养老的道德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也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传统道德约束减弱,孝文化缺失严重,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更新、蜕变,有些人拒绝承担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甚至虐待、遗弃老年人。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3. 解决铜仁市农村养老问题的策略探析

3.1 科学谋划,强化顶层设计

3.1.1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加大养老资金投入

对于目前铜仁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各级财政已经作出相当大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纳入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建设相关资金,并根据实际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同时也要实现农村养老资金筹措渠道的多样化,除政府投入外,也要动员社会捐赠一部分,个人投入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3.1.2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

农村养老事业事关重大,备受社会关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提高铜仁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让农村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安度晚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搞好养老事业是各级地方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开展更加切实有效的行动。应该考虑将农村养老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明确考核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确保“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农村养老工作良好局面的形成。

3.2 完善铜仁农村现有养老服务体系

3.2.1 加强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

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传统形式,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虽然目前家庭养老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从当前铜仁市经济发展状况、历史传统、民众思想观念等方面来看,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其基础性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可取代。

3.2.3 积极推行与完善互助养老模式

互助式养老对于铜仁农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养老方式,却是比较符合铜仁市农村经济基础和生活习惯的养老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因为铜仁市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事实决定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仁市农村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但血缘、地缘、互助传统优势又为互助服务开展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居住邻近、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同族可以提供养老方面的帮助,缓解老人的养老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住宅的平面化为邻里之间的互助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由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自助—互助”(守望相助)理念寓于农村社会养老之中,把农村老年人力资源有序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服务力量,实现老年人的经济价值,发挥他们劳动经验与技能等,对外部的投入与支持需求不是太大,相对其它养老模式来说,互助养老模式养老成本较低,也有利于实现最大限度的整合农村现有的养老资源,提高了农村养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1+1>2”的资源集聚效应。

此外,受到传统小农经济思想和文化习俗的影响,铜仁市农村地区的大多数老年人基本上都不愿意离家养老,更加愿意在家颐养天年。而农村互助养老就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养老不离乡的心理需求。

猜你喜欢
现状与问题铜仁市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铜仁市城市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研究
贵州铜仁市玉屏县平溪中心完小
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