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2013年开始,政府陆续出台相关电子化采购政策。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2019年全面实现招标投标行业向电子化、信息化转型。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采购管理专项对标工作,将电子采购工作纳入考核范围。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大数据”、“共享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的建设。
【关键词】 电子采购平台 大数据 B2B
大数据分析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电商、网络主流媒体、社交软件等均在不同业务领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业务发展做出引导和建议,例如根据客户的浏览记录和偏好分析对用户进行实时的信息推送。大数据分析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教育体系中日臻成熟,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满足并推动了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目前企业电子采购平台大数据分析立足业务需求形成了简报、月报的分析模式。从分析内容看主要集中在系统内部基础数据、交易规模、交易地区分布、交易排名等信息。即充分反映了电子采购交易平台的基本運营情况,同时对采购行业现状进行了直观的展示。数据分析从采购计划、采购立项、执行采购、合同签订、文件归档各个环节抓取数据,实现对采购行为有效的监督。
电子采购平台作为B2B的电子商务形式与B2C形式的电子商务有着共性。目前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给电商大数据分析提供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和成熟发展思路,其分析内容包括流量来源分析、流量效率分析、站内数据分析和用户特征分析四个方面。通过数据可以分析用户从哪里来,如何让产品实现更好的转化率、最大化的实现商家投放广告效率等,极大程度满足数客户对数据分析的需求,直接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平台活跃度。
电子采购平台将原料的供应商与采购方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建立了优质共享的供应商资源库,实现更有效地供应商管理;科学收集采购信息,汇总全年采购基本信息,为高层提供战略规划的依据;设置固定的采购流程,以技防代替人防,规范采购管理;为集中采购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利于推动集中采购[1]。在B2B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形态下,生产者可以根据大数据了解购买方的需求趋势,采购方也可以通过大数据选择合格供应商,发挥互联网高效链接的功能,实现上下游供需的高效对接,帮助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流通成本高、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电子采购平台业务和数据来源较为固定,数据分析目的更为专业化,大数据分析集中在数据与业务的结合、数据关联性的深入挖掘和数据统计,内部用户特征分析主要集中在用户地域分析、流量来源统计、用户评价、供应商活跃度等方面。电子采购平台大数据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通过数据利用算法找出潜在的关联性预测一些将来的发展趋势[2]?如何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定制化?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服务的增值?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协助采购监督等问题仍需进行深入的探讨。
建立电子采购平台是实现高效阳光采购、采购数据分析的内在需求。电子采购平台的发展一日千里,在企业采购业务的渗透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促进管理精细度的有效手段,其大数据分析的需求将日益紧迫。
【参考文献】
[1] 王红娟、黎为、朱海雁 大数据背景下科研院所电子采购管理探讨[J].财讯,2018,03
[2] 周欣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招标采购分析中的应用[J].名城绘,2018,09
作者简介:王玲睿(1989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潍坊,职务:项目助理,学历:本科,单位:中投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计算机。单位邮编: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