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且未能及时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过去二十年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日本陷入了“滞胀”的困境,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为了摆脱这一局面,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产业政策、大力治理环境、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等等,最终获得了积极的成果,实现了经济转型。
【关键词】 日本 产业政策调整 环境治理
一、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转型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通过大力发展重化学工业并积极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很快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还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这使得日本不仅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现了工业化,还成为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严重等诸多缺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再加上日本政府面对1971年“尼克松冲击”时所采取的错误财政货币政策导致国内经济过热、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度过高等因素,最终导致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同时出现了物价飙升和失业率高涨并存的“滞胀”现象。在这一事件后,日本政府终于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并下定决心改变这一局面。
二、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和成果
1、改变产业政策,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对原有产业进行调整。1971和1974年,日本政府分别提出了《70年代产业结构设想》和《产业结构长期设想》两份文件,确定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应转向以建立“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为基本方向,即以智力活动密集程度高的产业为中心,同时对它赖以支撑的基础产业群和其它产业发挥“回顾效应”,提高其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基本方针。[1]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对以重化学工业为首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一方面实行淘汰或削减产能,另一方面对产能过剩但又难以淘汰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通过以上措施,在1970-1980年间,日本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9.4%大降至11%,第二产业从34.1%略降至33.6%,第三产业则从46.5%大涨至55.4%。此外在日本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重化学工业等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例明显下降,而电子工业、精密装备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比例明显上升,这说明日本工业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2、惩罚与引导双管齐下,治理环境污染。1970年,日本政府以“四大公害事件”起诉方全部胜诉为契机,在惩罚涉事企业并赔偿受害者的同时,于当年的临时国会上一举通过十四部环境相关法律,并于1971年设立环境厅,统一管理全国的环境保护事宜。此外,日本政府还通过一些较为柔和的手段来对企业和家庭的行为进行引导:例如推进汽油无铅化;限制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并对超额排放部分征税;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
在日本政府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困扰日本的环境污染和公害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同时,日本本国的环保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如今日本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3、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积极开发新能源。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告一段落后,为了摆脱过分依赖中东地区石油所可能面临的困境,日本在继续稳定与中东地区产油国关系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石油来源:一方面,日本努力加大对本土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比如成立石油开发公司推进国内大陆架的石油开发;另一方面,日本也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能源进口渠道,比如印尼、中国等等。此外,为了从根源上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1974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了“日光计划”,开始对太阳能、核能和氢能等新能源进行开发。
从结果来看,1971年时,日本石油的海外依存度为99%,而到了1979年时该数据降至73.3%,其中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更是从1978年的78%降至1983年的33.1%。[3]而在所有的新能源中,核能的发展是最具成效的:1970年,日本的核电站仅有3座,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核电所供的电力已占到整个日本电力能源的30%左右。[4]
三、结语
在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不利局面下,日本政府痛定思痛,果断调整政策并出台相关措施,使得日本经济得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了经济转型。对于当今同样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当年日本政府的举措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晓.七十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与变革[J].现代日本经济,1994(01):22-27.
[2] 张贤淳.从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特点看八十年代的发展[J].世界经济,1982(04):31-37.
[3] 赵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政策及成果探究——基于对日本70年代转型历程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11):2-3.
[4] 张季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更值得关注和借鉴[J].前线,2008(03):36-37.
作者簡介:崔巍,出生年份:1994,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益阳学历:硕士,单位:湘潭大学,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