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福利制度概况与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9-11-27 09:21安浩伦刘柳薛敏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北欧启示

安浩伦 刘柳 薛敏

【摘 要】 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文章介绍了北欧的福利制度的制定,并指出其在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北欧福利制度发展进程中改革,讨论了北欧福利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最后思考北欧福利制度对完善中国的福利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北欧 福利制度 改革 困境 启示

前 言

福利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福利指能给人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幸福;狭义的福利是指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一种制度化福利。福利制度是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这种福利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过程。

一、北欧福利制度概况

世界上现有的福利国家模式可分为为开放型、保守型和社会民主型等不同模式。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社会福利方面补偿率相对较小,领取福利前需要进行多种评估,并且需要长期缴纳保险费用, 社会福利的分配仍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国家只起辅助的补救性的作用;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福利体系是根据工作成果和相关收入原则来判定是否能够获得福利保障,而不是实行普遍主义原则属于保守模式。

北欧的福利政策内容包括:(1)通过宏观调控、就业安排、失业保险、职业培训以及产业民主等多种措施来保证充分就业。(2)通过鼓励个人建房、买房, 制定房租限价、实行房租补贴以及不准因为经济原因驱逐房客等措施来保证人人安居乐业。(3)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同等的机会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北欧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影响因素

2.1政策的调整。19世纪中期北欧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对失业者进行补助,虽然北欧国家不是同步进行但都在19世纪中前期完成一系列的关于工人问题的政策实施。20世纪初北欧国家人口数量锐减,结婚率、生育率也随之呈下降趋势。为了稳定人口规模,北欧国家先后制定了家庭政策,例如瑞典为儿童提供津贴,挪威为每个家庭的第二胎以及以后的孩子提供津贴。到了20世纪70年代,北欧国家形成了体系健全的福利国家体制,国家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方面也发展了较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在相关社会保险和社会津贴方面进行完善,走向独特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2.2阶级的妥协和博弈。在北欧国家,社会政策常常被看作追求社会民主主义理念的手段和工具, 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人民之家”的理念和进步主义理念都深刻地影响了北欧国家的社会建设。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建设努力, 北欧国家建构了一个以法团主义为基础的各阶级、政党和利益群体进行妥协和博弈的制度。

2.3工农阶级的支持。在北欧, 推动社会政策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北欧国家中的左翼力量十分强大, 这为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福利模式奠定了阶级基础,此外农民阶级的支持对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北欧福利体系的困境

在北欧四国,瑞典和丹麦的福利体系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其“黄金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丹麦、瑞典和芬兰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导致福利开支的剧增和税收的大量下降。由于挪威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得挪威积累起异常优厚的国民财富,经济危机冲击较小。北欧各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降低津贴水平、延长审核时间、中央和地方多次谈判等对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进行改革。

四、对北欧福利体系的评价

4.1国民经济的发达性。北欧国家的高福利制度对公民权利的极度张扬, 是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一个最高状态。同时在这种制度下公民收入差距大大缩小,但社会福利开支带有明显的“劫富济贫”的色彩, 其主要功能就是克服两极分化,缓和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但与此同时高福利制度容易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和通货膨胀。

4.2公民的自主自立精神。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是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调整阶级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北欧普遍主义的社会政策强化了社会的“非商品化”精神,培育了人们的社会公益心和公德心和人们个人自主自立和自由精神。民主社会主义强调福利国家制度并不是免费午餐,其实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拿出一部分报酬来抵御共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体现了公民的互助与合作精神,使得人们相信社会保障机制会给人带来公平而不需要关系网络来得到特殊的优惠和利益。

五、北欧国家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5.1发展国民经济。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的经济基础还较为薄弱。中国要立足本国实际,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只有在全社会积累起足够的物质财富,国家才有能力为全民福利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的范围、内容、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如果随意提高福利支出比例就会导致经济下滑,引起通货膨胀,最终使提高社会福利的期望落空。

5.2激励公民工作积极性。我们在选择福利保障模式时要借鉴北欧国家工作福利的一些做法,把社会成员接受保障的水平和其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结合起来,实行有偿福利制度,激励人们为社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吕薇洲.“北欧福利国家及其批判”论析[J].政治学究,2012(02):18-28.

[2] 袁群,安晓敏.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39-142.

[3] 林卡.北欧国家福利改革: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约[J].欧洲研究,2008(03):99-110+0-1.

[4] 林卡,张佳华.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03):29-40.

[5] 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J].文史哲,2008(05):159-168.

[6] 高振立.从瑞典福利制度看北欧福利国家模式[J].中国人口科学,2002(03):60-66.

[7] 佘宇.福利国家模式是否必然影响经济增长——围绕北欧福利国家模式的争议[J].發展研究,2013(02):82-89.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北欧启示
北欧有个“军火库”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