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2019-11-27 09:21易声远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

【摘 要】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的环境管理意愿、实践及其绩效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者不仅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更涉及到客户、消费者、社会环保组织、社区居民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利益相关者及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环境治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环境绩效。

【关键词】 企业 企业环境信息 利益相关者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需求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影响

1、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投资者是企业财务信息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其收益取决于企业整体的经营情况,因此,投资者会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盈利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所面临的财务与经营风险。一方面,投资者是企业持续经营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投资者在企业注入资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出于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往往会非常关心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包括财务情况、经营状况等,同时,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环境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投资者的素质不断提升,绿色投资的理念会逐渐引导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投资者会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更加的关注。

企业的投资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利益相关者等。投资者投资的比例越高,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就越高,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就越大。在这种影响力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或者为了吸引更多外部的投资者,企业会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主动披露环境信息,但企业往往只会披露正面的信息,对于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时常避而不谈,这时候就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督促企业更完整更真实的披露环境信息,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可靠的依据。

2、银行及其他债权人对企业的影响。债权人是指为企业提供资金,在企业使用资金的过程中获取利息,到期要求企业归还本金的客体,债权人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银行金融机构、其他法人单位,还有其他企业债券持有者。这一类利益相关者不同于投资者,由于债权人的收益是固定的,因此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企业的环境负债的比重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环保的投入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等。由于股东虽然拥有企业的决策权但不承担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因此作为企业的债权人银行,就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

3、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影响。政府是环境信息的又一使用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获取企业更多的信息。作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政府对于企业的环境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政府是行政法规的制定者,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是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者。政府的利益诉求是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环境规章制度来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规范,同时对企业环境治理进行引导。

为了规范企业行为,降低企业持续经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环境能在可控的范围内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政府往往会制定一些法规以规范企业的行为,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由于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短期内并不明显,所以多数企业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选择投入小,而回报更快的项目,对于环境的索取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环境保护中所需要的环境治理设备,人员等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而环境带来的效益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因此,管理者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環境保护中,对于他们而言,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能体现他们的管理能力,这时,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激励的手段,例如:环保补贴、环境污染治理奖金等,减轻管理者由于环境保护造成的心理负担,使企业更加主动的披露环境信息。政府制定政策,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将环境信息公之于众,能使企业更加自律,从长远来看,更使企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4、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影响。社会公众包括公众(群众)、媒体、社会组织等。

公众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的直接受益人,也是企业损害环境,忽视社会责任的直接受害人。公众的收入、对于环境的要求等都会影响到企业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就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重视。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公众可以通过环保投诉电话对企业行为进行投诉,使企业在公众的监管下更加健康的发展。政府支持群众的举报,一方面能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更有效的制约企业损害环境的行为,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媒体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载体或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和监督企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媒体对于企业的监管作用越来越得到体现。政府与媒体通力合作,宣传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对于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披露,使企业生产更加透明化,让公众切身体会到企业环境污染对于生活的影响,引发社会对于企业环境管控的关注,进而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加主动的去维护环境。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同一种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目前,以环保社会团体、环保基金会和环保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环保社会组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民间环保组织从1978年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39年,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环保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环保组织与媒体有相同之处,它可以通过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的形式来监督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宣传环保知识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是因为这些环保组织的出现,才能使企业的行为受到外部力量的约束,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需求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关注点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环境需求不同,投资者关注的是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债权人则更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政府关注的是企业的经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是否合法,而社会公众关注的是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影响。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帮助。

1.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中,投资者关注的是企业的环境绩效,包括企业生产产生的环境问题对日后经营产生的影响,以及环保投入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等。

2.债权人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债权人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由于债权人与投资者性质上有区别,它是将资金投入企业,以定期收取利息,到期要求偿还本金的客体。为了保证投入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债权人往往会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仅受到资金管理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债权人对环境信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上,包括环境负债的比重、环境负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环保设施的投入对企业收益带来的影响等。

3.政府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政府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于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度以及企业是否在合法范围内利用环境资源。政府通过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可以了解企业履行环保法规的程度,及时的做出调整,对履行较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因此,政府的关注点集中在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环保设备的使用、企业内部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履行情况等。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理,难免会影响居民生活,损害公众利益,因此,社会公众关注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环境治理对社会环境的改善。

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取得的成绩。截止到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也加大了治理力度,并且国家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对环境会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体系较为完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全面,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相對于国外,我国的环境会计发展较晚,法律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我国对环境会计非常的重视,对于企业环境治理也加大了管理力度,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水平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愿意主动披露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

(2)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其一,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不全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壮大,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愈发严重。现阶段我国环保部门只要求污染行业公布环境会计信息,而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指导性文件少之又少,会计准则关于环境会计的核算,只有绿化费和排污费被简单的提到,因此,企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方面显得非常的随意,同时,企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时总是披露正面信息,对于企业生产造成的污染避而不谈,导致环境信息失真,外部利益相关者不能根据报告作出正确的判断。

其二,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会计人员披露环境信息的能力不足。企业管理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缺失,导致管理者不能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会计人员披露环境信息能力不足表现在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不了解,使得企业环境信息杂乱,披露不全面。

其三,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足

社会公众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也是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之一,公众对于企业环境信息的关注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很高,但是由于环保知识的缺失,对于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公众不能很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因为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使得企业对于环境的利用更加肆无忌惮,管理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降低。

三、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我国虽然在法律、法规、制度上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却不详细。虽然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有所增加,但是规定仍然不完善。因此,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我国需要建立一个以强制披露环境信息为主,自愿披露环境信息为辅的披露体系。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需要企业强制性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特别是重污染行业,必须对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进行强制规定。对于不能很好履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实施惩罚,以提高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对于能够很好的执行国家政策,将环境治理置于公司发展重要位置,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完善的企业给予奖励,激活企业动力,使企业更加自觉主动的披露环境信息。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环境约束。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仅仅只是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已不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企业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环境绩效问题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基本的环境保护常识,了解相关的政策,熟悉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规定,认真履行环保职责。同时要注重培养会计人员在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技能。

3.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政府、企业、公众是环境保护的“三驾马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利于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公众意识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开展各种环保活动等方式,使公众积极参与,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于生活的影响。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支持公众对于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维护自身权益,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四、结论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受到环境问题的约束。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不断的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向其他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环保决心,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张旭丽,李秀莲.对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7.01

[2] 王凤仓.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J].会计审计,2016.22

[3] 刘金彬.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6.04

作者简介:易声远(1992.06—),男,汉族,湖北荆州人,助理工程师,成都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涉农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利益相关者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