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流本科教育和办学声誉的启示

2019-11-27 03:15冉景榆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声誉新建一流

冉景榆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主要分为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全新筹建两大类。绝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本科。现代学徒制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措施,值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和借鉴,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从而为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的提升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流本科教育;办学声誉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3-0019-04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订了工作方案。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主要分为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全新筹建两大类。绝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本科[1]。现代学徒制是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现代学徒制强调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要求,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具有相似之处。鉴于此,笔者结合所在的贵州理工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首先论述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和大学办学声誉的辩证关系,然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角度对如何提升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和大学办学声誉进行探讨。

一、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和大学办学声誉的辩证关系

质量和声誉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和立论基础,体现了大学的追求和信念。现代大学从最初的行会制度,发展到现今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高等教育场所,其知识生产、技术转化、文化传播等构成了大学公共性的基本维度,大学本身就应该是社会的开放式场所,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初心[2]。声誉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声誉的特殊性在于其既能贬值也能升值。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大学办学声誉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3][4]。由于作为行会组织的大学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既然身处社会并受到大众的高度关注,那么“声誉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高校的基本职能来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都和社会息息相关,每一项职能行使得好与坏,都能够影响到大学的办学声誉。教育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本科教育为“根”,人才培养是“本”,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5][6]。由于地方高等院校与地方有着天然的关系,因此扎根地方办学,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赢得社会尊重、塑造良好办学声誉的有效途径。

(一)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内涵实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新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就是社会大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待和相对滞后的高校事业改革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可以理解为对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时代性的迫切要求。

在强调本科教育质量方面,以英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关于本科教育质量的讨论逐渐受到英国社会的关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是,英国政府于1984年6月发布雷诺兹报告和新的学术标准,正式将质量保障体系引入到大学[7]。英国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学生规模的扩张与公共资源的矛盾;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矛盾;效率与质量的矛盾。在重塑本科教育价值方面,以美国为例,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校开始重新审视本科教育的质量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在2013年发布的《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未来》中提出,要积极拓展新的本科教学方法,探索模块化教学以及在线和混合教学模式。斯坦福大学在2014年发布的《斯坦福2025战略计划》中强调“能力第一、知识第二”的办学理念,提出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科学分析、社会探究、道德与伦理推理等多个学习中心。

作为大学办学主体的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流的导向,才能真正惠及大众。笔者认为,所谓的一流本科教育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标准,但是可以根据学校办学层次的定位,提出可评价、可操作的评估尺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同样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等基本职能,但是应该首先瞄准的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在体现职能时,通常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现代学徒制中强调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内容,都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相关[8]。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能夠把学科专业真正建在行业领域中或者产业链条上,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体现自身办学价值。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应该首先聚焦为区域培养一流的人才,为区域提供一流的科研服务,立足地方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办学环境,这里的“一流”具有相对性,不是要和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去对比,而是在服务地方需求的进程中不断将自身的特色教育教学转化为比较优势和办学竞争力,并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这样的本科教育就可以称之为“一流的本科教育”。

(二)大学办学声誉是一流本科教育质量的外在体现

通常提到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一流大学,都会把学科、专业、平台、团队、课程、认证等因素包含其中,但往往忽略了社会的认可度以及大学自身的声誉体系建设。大学的办学声誉是外在体现,尽管靠的是大学自身的办学实力,但社会大众对于大学通常是“短平快”式的评价,大学排行榜、孤立事件等往往会影响社会大众对大学的判定。知名品牌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塑造了品牌形象。对于大学同样如此,大学同样需要“品牌设计”这个关键的一环。在一流本科教育探索实践的道路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声誉管理制度,把如何提升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工作;要有明确的声誉塑造目标,积极打造声誉产品,如学科核心竞争力、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最终拥有属于自己的声誉符号。

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比例超过95%。不管在规模还是作用发挥上,地方高校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支撑。但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长和各方面资源条件限制的影响,地方高校发展普遍面临一些困难,影响了地方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的启示是,历史不会明确告诉人们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但它可以明确告诉人们不应该再往哪里去[9]。一流的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手段,如果能够激励学生不断拼搏成长,给予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底,这样的教育就应该算是一流的本科教育。 由此看来,所有的地方高等院校都不应该有自卑心理,完全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情,都可以办成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打造出一流的办学声誉。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发展之路,应该要关注如何构建和维护大学的声誉体系,大学需要在办学过程中赢得民心,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

二、现代学徒制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启示

现代学徒制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措施,值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和借鉴,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从而为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的提升寻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一)增强人才培养能力

一流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一样,应该是一种具有比较意义的相对概念,地方高校没必要非和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去比本科教育的档次,而是应该积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审视自身到底能不能培养出胜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毕竟,无数事实证明,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不一定都是一流人才,三流大学也能够培养出来一流人才。关键看的是这所大学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引领,看的是这所大学是不是为地方培养了“适销对路”的人才,毕业生正是因为在学校学到自修之道和基本学识之后,在适合的社会土壤中才能继续生根发芽,最终开花结果。与现代学徒制中提出的“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和“工学结合”概念类似,贵州理工学院于2015年9月与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燃气班”,校企双方共同拟定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

(二)培育学科竞争力

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经历900多年的发展,这里面始终有一条主线,就是学科建设。现代学徒制中没有学科概念,因为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但是笔者认为,学科建设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应该扎根现实,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探索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学徒制提出的推进产教融合与“新工科”理念完全契合。贵州理工学院自建校之初,就提出“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经过5年的建设,学校目前已形成以“校级特色学科群”为主干,以区域一流培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为引领,以一流专业为依托,以省级科研平台为抓手,以省部级人才团队为核心的“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体系。见表1。

(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地方高校由于具有明确的地域性,所以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其体现社会服务价值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建校以来,贵州理工学院按照“资源共享、平等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让企业参与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质性的联合办学工作。比如,2017年,应国家和贵州省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对大数据人才之需,贵州理工学院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了大数据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由阿里巴巴与高校联合冠名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学府,计划在5年内为贵州省培养1万名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同年,贵州理工学院与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办学,成立了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聘请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设计师担任该院院长,同时还聘任该公司多名技术骨干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由于在创新产教融合方面探索了服务实体新模式, 贵州理工学院被吸纳为“中国高教学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研究分会”理事单位。

(四)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直接受到开放程度的影响,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同样需要具备全球视野,把提高办學国际化水平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贵州理工学院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获教育部批准。该项目是贵州省第一个工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

随着本科教育“四个回归”的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是高等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正面回答并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也给高等院校敲响了警钟,促使这些办学主体理性思考、理性回归,找回失去的灵魂。一流的本科教育和办学声誉,反映了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层次和水平。这里的层次和水平,不是指办学层次和水平,而是质量和效益。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也许可以从高职教育领域正在积极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找到转变学校发展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加快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启示和工作思路。

参 考 文 献

[1]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跨界”生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9-13.

[2]张卓.大学的起源与本质:探索中国大学的初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9-103.

[3]閻凤桥.大学的办学质量与声誉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6-20.

[4]赵观石.论大学的声誉管理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5(4):23-26.

[5]吴岩. 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

[6]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8.

[7]Diana Green. What is in Higher Education[M].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13-18.

[8]吴婷.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载体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8(25):18-23.

[9]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14-15.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Local newly-bui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at are the upgrading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new preparations. The orientation of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ost places is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 concepts and measures of talent training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are worth learning from local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e specialty is built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 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levels of running schools are improved in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find a practical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puta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local newly-bui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chool-running reputation

Author  Ran Jingy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yang 550003)

猜你喜欢
声誉新建一流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Top 5 World
后浪与前浪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