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11-27 09:58马忠平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马忠平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语文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1.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出了单独朗读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朗读,能够将教材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内在涵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及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反复地进行文章朗读,加强自身对文章的体会和感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生词、标点、句式等等相关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融入情景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找到文章中的规律,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其整体感官均参与其中,对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感受及具体的形象。课本中的文章本身没有语言,但可以通过朗读将其转变为一种有声的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朗读环境和朗读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加强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语言文化相对较为敏感的学生而言,其朗读水平必然较高。

3.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

要做到高素质高质量朗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文章的知识内涵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运用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心理活动更为活跃。具体而言,只有对文章进行反复的、富有感情的朗读才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审美理念,并且通过朗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朗读时间不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小学学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中,并没有直接对学生的朗读要求、时间、周期、预期目标进行明确的规定。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朗读应当是小学教育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学校及教师应当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调整课时时间,使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即便如此,大多数小学学校及教师并没有积极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使得学生无法强化自身情感体验,建立健全学习意识,没能实现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朗读内容片面单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朗读教学的开展意义及价值,只是将其作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的一种考核手段,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题目开展朗读训练。同时,大多数教师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讲解文章内容上,所开展的一系列朗读活动仅仅是基于教材中的文章。换而言之,学生目前的朗读内容十分狭隘。另外,根据实践的时间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的小学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了朗读教学,但由于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很多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在课堂中选择一些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直接进行目标的完成。这样虽然加快了教学进程,但却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会对朗读学习失去兴趣,教学过程也有失公平。

3.朗读评价机制落后

由于朗读教学不受重视,教师在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及朗读能力的评价往往过于片面化、模糊化,没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也无法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丧失朗读的积极性。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无法满足社会及教育行业对其的要求及标准,在朗读评价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做出客观公正的具体评价。对于学生而言,也无法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没能及时进行纠正反思。

三、提高小学语文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1.积极开展范读,树立正确榜样形象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其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严感。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榜样,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范读教学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小学课本中的某些文章如果仅仅靠教师讲授是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的,因为大多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其对于某一个生词或者段落的含义无法透彻理解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范读讲授,有感情的进行文章的朗读,那么便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从教师的范读过程中寻找情感共鸣。这样的方式更易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不够或是学生缺乏表现力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可以在语言和情感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其中的韵味,并且随时向学生提问,使其逐渐掌握到正确朗读的方式方法,同时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朗读过程中的节奏感、停顿及速度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身对语文能力的理解去独立进行朗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长相思》一文的教学时,其主要描述的是作者远离家鄉,报国从军,在夜间由于思念家乡难以入眠,加之行军环境十分恶劣,伴随着风雪,作者的思乡之情难以抑制。教师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应当融入自身情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理解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再独立进行诗歌的朗读。

2.采用正确的朗读方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事先设计好课堂问题,导入相关知识点,并且在适当的环节开展朗读学习。具体而言,教师不仅仅可以通过朗读的形式,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增加思考、练习等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文章,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朗读时,教师也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朗读风格进行区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心理变化,结合教学目标任务、文章的题材内容等等,选择符合情感表达的朗读方式。

例如,在进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一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鸟与大树之间的对话,指导他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针对这样的文章,教师就不能仅仅依靠朗读的方式进行讲解,文章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泼性,因此应当采用较为欢快的语气。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集中注意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多元化朗读形式,丰富朗读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仅仅采用古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因此,教师还应当开展多元化的朗读形式,丰富学生的朗读认知,提高学生对朗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桂花雨》一文的实践教学时,整篇文章共有7个段落。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初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划分,由每个小组分别朗读几个段落,在朗读时其他学生应当保持安静,认真倾听他人的朗读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自觉性和自律性,带着自己的理解去欣赏他人的朗读成效,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优化。另外,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朗读,在朗读结束之后,结合自身实际体会,发表自身对朗读学习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学习,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使其感受到自身的发言权。

4.建立健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过程、朗读表现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优势及时鼓励,使其不断突破自我;而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应当及时委婉地告知学生,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加强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综合评价方式,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应当指出对方的优势及不足,当他人评价自身时应当认真倾听,及时改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积极开展范读,树立正确榜样形象,采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开展多元化朗读形式,丰富朗读内容,建立健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

[2]郁广其.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2):126-127.

[3]賀静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4):58.

[4]张玉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培养探讨[J].环球市场,2017(18).

[5]李正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26):51.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