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云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思想,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师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使之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匹配,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以为学生呈现精彩生动的课堂。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基础,而是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进行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而基于因材施教的思想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具体学情,科学地进行分层教学,从而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多的收获。
比如在教文言文时,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将教学重心集中在让他们理解基础知识上,帮助他们扫清阅读障碍,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需要适当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促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尝试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取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
在因材施教思想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精彩生动。
以《哪吒闹海》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个精彩的故事,对哪吒的形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学习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手法。但是,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引导学生进行机械性的阅读,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十分枯燥和无聊。而结合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哪吒闹海》,通过这样直观生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讲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等基础知识,了解文章的概况;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文章,实现画面与文字的结合,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高效学习。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取向组织教学活动
对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教学工作只是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比较单一的。而基于因材施教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取向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而是让学生通过编排课本剧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在上《掩耳盗铃》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生动形象地将该寓言故事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中的道理,而且因为表演的方式也更具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课文。
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不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利用绘制手抄报的方式来巩固知识。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绘画与创作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思想运用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调整教学模式,以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对于文章标题中的‘奇有怎样的理解?”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而教师也从这些答案当中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从而能够对之后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此外,教师要在课后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可以通过布置简单的小练习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同时通过沟通交流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调整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思想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教學研究,深刻理解因材施教思想的价值与内涵,并积极应用到教学中,从而让因材施教的思想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打造高效的教学模式。◆(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洪源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