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岱华 (上海市延安中学 上海 200336)
酶的工作特点是高中生命科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其涵盖的教学内容实验性强、思维要求高,适宜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在关于酶的教学内容中,安排了“4.1探究酶的高效性”和“4.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选做)”两个学生实验。这两个实验为培养学生从实验实践中学习科学理论、在探究中提高实验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改进和优化。
为了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让学生由实验现象的观察者转变为实验活动的设计者,在探究实验中贯穿定量研究的思维方式。笔者尝试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相结合,改用注射器作为实验装置,通过气体产生速率定量地判断酶的活性变化。重新设计教学过程: 以“生活现象—基础实验—理论学习—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回归生活”为主线,从基础实验到探究实验,为学生铺设学习的阶梯,在学习中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体会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3.1 探究性实验内容与材料的拓展 将“实验4.1探究酶的高效性”改变为“实验1: 探究酶的特性”,增加了多酶片溶液的试剂,补充了对酶专一性的探究,由实验1引出酶的特性、概念关键词和命名法则。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酶片的纵切结构(图1)和药品说明书(图2),引导学生关注药物设计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自然过渡到实验2。
图2 多酶片药品说明书
实验2建立在选做实验“实验4.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基础上,设计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从实验效果和实验材料的熟悉度考虑,仍采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猪肝和过氧化氢反应,并对尚未学习过溶液配制方法的高一学生,在课前配置了pH分别为1、 4、 7、 10、 13的溶液,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并完成实验,结合坐标系归纳实验结果,经历科学实验探究的完整过程。
3.2 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制作 教材中采用玻璃试管为反应装置,通过猪肝匀浆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定性观察气泡产生量的多少。笔者通过反复尝试,设计了能够将反应结果定量化的自制实验装置(图3): 利用延展性较强的蓝丁胶将20 mL标准医用注射器的注射口封闭,反向插入针头,连接处用封口膜包扎固定,在水槽中验证气密性,形成一个密封的反应体系。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反向针头,用另一注射器注入液体,将过氧化氢溶液等加入的溶液定量化。在反应时通过计时器记录反应时间,从注射器刻度变化读取气泡产生量,计算得出氧气产生的平均速度(mL/s)。
图3 自制实验装置图
本节课在教学时尝试让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改变,以小组为学习主体完成学习过程。在实验1中减少了重复操作过程,为实验2的展开奠定基础。“实验2: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更关注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在重新编制的实验报告的引导下,以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为线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彼此交流、讨论后修改实验设计,完成个性化的实验探究。
4.1 实验1: 探究酶的特性 学生分小组,两两配合完成实验。
4.1.1 实验操作 一位学生按表1中的顺序分别在1~5号注射器内加入2 mL 3% H2O2,而后再依次加入对应的试剂或材料,在推动注射器的同时,另一位学生同步用计时器记录时间,合作完成对氧气产生速度的测定。
表1 “实验1: 探究酶的特性”实验操作及记录表
注: 3号注射器建议记录时间为5~10 s,其余为20~30 s
图4 “实验1: 探究酶的特性”短时间内产生氧气量比较(注射器内溶液详见表1)
4.1.2 实验结果 在实验1中短时间内积累的气体量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不同反应的速率差异(图4)。注射器1、 4、 5在30 s内的氧气产生速度为0 mL/s;注射器2反应速度较慢,约为0.4 mL/s;注射器3在1s内就可以基本完成反应,氧气产生速度最大,约为240 mL/s。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发现虽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存在差异,但注射器2和注射器3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氧气总量相等。
4.1.3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学习单提出4个讨论题,引导学生注意实验设计的原则和目的,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请从实验设计原则分析实验组1(注射器1)的作用。②比较2号和3号注射器的反应速率,可得出怎样的结论?③若要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应选取哪些试管?能得出什么结论?④5号注射器中加入了多种酶,它们能否分解H2O2,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照原则,并建立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概念。
4.2 实验2: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以小组为学习主体展开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先提出假设,根据给予的条件,参照表1的模式列出实验设计(表2)。
表2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和结果记录
4.2.1 给予的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猪肝匀浆液、溶液A(pH 1)、溶液B(pH 4)、溶液C(pH 7)、溶液D(pH 10)、溶液E(pH 13)、自制注射器若干等。
4.2.2 实验步骤 完成设计后,学生点评分享彼此的实验设计,在讨论分析中发现彼此实验设计的不足并加以修改,形成科学的实验设计,而后完成自主设计的实验。
4.2.3 结果分析 教师电脑上输入全班的数据统计分析(表3),由于小组之间存在系统误差,表现为标准差较大。
表3 “实验2: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全班实验结果汇总
要求学生将实验测量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在实验报告中绘制小组实验报告的曲线(图5),并根据曲线描述溶液pH对过氧化氢酶影响的特点,通过实验建构概念: pH 7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强,低于此pH时,酶活性随pH增大而增强,大于pH7,酶活性随pH增大而下降。
图5 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1 建立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酶隐藏在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背后,酶制品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在课堂引入部分以运动会受伤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关注到“伤口”中的酶,建立对生物催化剂的感性认知,明确学习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猪肝匀浆”和“多酶片”,结合药物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多酶片的成分与消化道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体会科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作业则要求学生独立进行科学探究,选择一种加酶洗衣粉完成“探究洗衣粉中某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探究,学生课后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建立生命科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感受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这些取自“生活”的素材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生物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让学生能够透过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生命科学实验研究认识科学本质。
5.2 分析实验方案学习实验设计 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基础是切实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而对实验设计原则的学习可以充分借助教材中经典成熟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分析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体会实验设计原则的应用。
本次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实验1: 探究酶的特性”为基础,结合自制实验报告中的分析和讨论部分,让学生复习巩固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例如,讨论1号注射器在实验中的作用,学生大部分可以答出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的作用,但除此以外,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也起到了控制变量的目的。
由于教学的时间限制,每组学生并不能依据平行重复原则完成3次以上的实验重复,此时可以从全班的分组来实现平行重复的原则。但由于操作者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可能导致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在科学实验探究中应尽量保证操作人员和过程的一致性。
5.3 在错误中锻炼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性课题的前提是模仿,让学生能够模仿经典实验展开探究实验,而后再渐渐转化为独立设计研究课题。
探究性实验“实验2: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是对前一个实验的拓展和挖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部分学生往往会对添加试剂的顺序存在争议,大部分学生会照搬实验1的试剂添加顺序,设计依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猪肝匀浆和不同pH溶液的错误方案。但在讨论中也有部分学生会发现应该先改变酶的活性,设计出先将猪肝匀浆和不同pH溶液混合,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设计意图,并预测实验结果,在交流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共同得出正确的实验设计。
从认识错误到改正错误,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彼此学习,完善实验设计,基于相同的实验材料和设计原理完成个性化的实验探究,在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同时,锻炼科学思维,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