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光寿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二中学 青海 湟中 811600)
高中物理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物理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物理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明确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构建物理高效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典型物理过程和规律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实际过程的抽象,是许多自然现象的归纳和提升,所以典型物理过程和规律是难于理解的。我们教师在讲解典型物理过程和规律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合理的物理情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生成一节高效物理课堂。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怎样让学生理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我们可以创设以下物理情境:①小钢球下落。②乒乓球下落。③羽毛下落。④质量相等的纸片和纸团下落。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物体下落的快慢和物体的质量无关,而是和物体受到空气阻力密切相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受到空气阻力是下落运动表现的很复杂。进一步鼓励同学们大胆猜想,如果空气阻力,羽毛和硬币会同时落地吗?演示牛顿管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观察和推理能力,而且会形成观察和思考的思维习惯。
“物理观念”是指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是运动的描述,这样的安排正是遵循了人类研究自然世界的历史;正是从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出发,遵循正确的物理观念来研究自然世界的。正如古希腊圣贤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对于这一章的教学我们应该牢牢把握“物理学是怎样对运动进行描述的”;我们应该牢牢把握“物理学是怎样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使学生逐渐形成建立质点模型、参考系、坐标系、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物理观念。建立质点模型是将物体抽象成点就可以在参考系、坐标系中利用点的坐标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建立位移的概念是为了描述位置的变化;建立速度的概念是为了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可以从物理学视角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逐渐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学生缺乏自己动手的机会,影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在明确实验步骤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行实验,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进行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教师引入气垫导轨和电脑计时器,改进传统的探究方式,从器材的使用、方案设计、数据采集、EXCEL处理数据、结论的归纳等,均由学生动脑动手,学生对实验转化法、实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变量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课堂上要努力设计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具有一定开放性问题。例如:学习速度时,让同学们讨论车辆速度的提高与城市发展及军事思想的关系;讨论我国高铁对我们社会、人民生活的影响。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让同学们查找资料,分析我国的航天计划;让学生们对某些国家打算将外层空间军事化的企图发表意见。在讲原子和原子核时,让学生讨论中东局势和朝鲜核问题等。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要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良性共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