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2019-11-27 10:20
读与写 2019年5期
关键词:隐性分层班级

何 杰

(江西贵溪市塘湾中学 江西 贵溪 335400)

1.班内隐性分层的概念

所谓隐性分层是指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明显的分层标记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采取只为任教老师与学生本人知晓,学生之间并不知道,以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该学生进行干预和影响的一种分层形式。这一定义从微观上给我们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提供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心中己定的标准,如学习能力差异、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也理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标准给学生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是只在教师心中分的隐性,区别于需要划分不同行政班级的走班制分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心问题,让其避免因为分层导致的心里上的落差而产生的厌学心理。这也使得在己有的班级分层里使分层教学得以很快捷的实行。

2.初中数学隐性分层的教学策略

2.1 学生的分层。将学生进行分层,这个前提是我们的老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具体情况非常熟悉。在班级内部分层前要作好学生的各项思想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做到隐性分层,可根据学生第一学期各次考试成绩平均分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情况的综合一下,将预初培优班的学生分成A、B、C三层,第一梯队(A层)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有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成绩优异,综合成绩在1-11名,第二梯队(B层)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还算比较扎实,但是智力一般,学习上自觉有上进心,但是成绩相对中等,提升不明显,综合成绩在班级排名12-25,C层(数学学习的基础和智力都相对较差,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并且学习积极性不太高,成绩欠佳,综合成绩26名往后)。

2.2 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班级隐性分层教学中是最基础和重要环节。教师应当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来备课,将一节数学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千个不同的层次等级。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分层情况,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提出要求,预先设定好哪些内容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哪一些内容在哪个层的学生只是稍作了解就可以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作业上有哪些什么不同的要求之类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充分考虑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如下三点:

(1)充分熟悉教材,理清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初中数学的要求,明确重难点怎么教,教什么。

(2)搞清楚各层次的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已学会的知识是什么,接下来想学什么,比较难学的是哪些内容,即备学生。

(3)划分清学习目标的层级差异,从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潜能发展方向看,确定好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匹配相适合的具体教学目标。

3.班内隐性分层授课

在班级隐性分层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分层授课,这也是一个难点,授课过程要做到低起点、层次多、坡度缓、弹性强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隐性分层教学中,分层授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有梯度制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以中等层(即B层)学生为基础,对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作适当修正,对C层次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繁难内容注重基础培养,从基础出发逐步提高,对学习成绩优异处在A层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提高要求,适当增加拓展内容,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这样使各层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笔者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条针对于班内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性建议:

①在课堂教学导入上,要由浅入深,保证C层次的学生也能听懂,知道本节课即将学习什么新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要保证各层学生均能接受,其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数学的方法,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导入启发诱导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性探索。

②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备课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的不同提处符合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如下:有难度的锻炼数学思维的问题让A层学生来回答,难度适中属于知识巩固的问题B层学生回答,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简单基础问题让C层学生尝试解决,做到让A层的学生更加优异,使得B层的学生能进A层,C层的学生努力进B层,C层次的学生逐渐解体,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达到无层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隐藏性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下逐渐提高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隐性分层班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班级“四小怪”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班级英雄
有趣的分层现象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雨林的分层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