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2019-11-27 10:20:53李光红
读与写 2019年5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评判效率

李光红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重庆 401331)

当前,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好坏更多的都是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将课程设计的更加精简高效,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来安排教学活动,务必做到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地向学生有效地传递数学知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由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到枯燥无聊。所以,教学效率的提升不能只依赖于课堂知识的密集输出,而是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作业和课后的适度联系。务求在学生有充足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知识积累。

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气氛死板。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使很多学校、教师以考试成绩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一味地按照考试内容进行死板的教学。在这种死板枯燥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很容易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1.2 课堂互动不足。课堂互动性的强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就目前来看,很多学校为了应试目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使得学生有问题不敢提,老师缺乏学生的反馈,无法对学生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教学调整。

2.现状原因分析

2.1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现行的教师绩效考评机制使得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过高。很多教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有所提高,会利用大量学习资料对考试内容进行反复的训练与讲解。但是,这样的“题海战术”不止损耗学生的学习精力,而且可能会使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产生厌恶感,反而不利于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

2.2 教师的思想传统保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对学生的接受情况关注不够,只能用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标准。所以,要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重要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要提高教学效率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思维观念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3.1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自身要有非常高的效率意识,才能够让高效的理念深入到课堂活动的始末。所以教师首先要意识到低效率课堂的不利影响,从自身开始批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进行高效化的课堂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教师自身能够对高效课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也就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尽可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是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的深入,而不是知识内容学习的广度。有很多教师盲目追赶进度,目的在于能够给学生留出大量的课后练习时间。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精力高度集中的课堂时间没有被有效利用,使得在做练习时,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效果不佳,甚至是同样的错误多次发生,这样多做多错的练习会耗费学生大量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思维特别活跃的时期。而在课堂中,教学效率如何,其评判标准应当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效果。这就说明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角色。所以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关键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3 分层次进行教学。同一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会有所不同,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具体操作时主要可以按照分组学习、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堂提问和课后练习的步骤来进行。实际操作中就是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对于数学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是要求其能够掌握教学任务的基本内容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在培养学生信心的同时,让学生可以在自己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能有相应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学生学习能力评判标准就不适用了,教师不能用横向的成绩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虽与小学阶段相比难度更大一些,但是究其根本,仍是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的教学效率的评判标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层面上,而是应当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内对知识进行理解,这才是评判教学效率高低的合理标准。基于此,方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评判效率
交流与评判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自动化学报(2019年6期)2019-07-23 01:18:18
考试成绩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2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2015年18期)2016-01-06 12:00:36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一句话评判
意林注音版(2013年9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