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
(广西柳州市洛满中心小学 广西 柳州 545104)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将协作式学习引入到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新课改对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协作式学习模式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合理的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小组成员则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完成每个人所分配的具体内容,从而掌握教学知识的学习方式[1]。由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结构的难懂性,将协作式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中,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1.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宣讲,学生听课学习的模式,这种学习模式趋向于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并非主动的学习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不具深刻意义。而协作式学习要求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2]。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及时的提出问题并开展讨论,迅速的掌握课堂知识,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1.2 便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协作式学习要求将学生氛围4-6人不等的小组,小组之间以及小组内互相协作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师有效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很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难以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小组式的学习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小组的学习激情,从而具体细化的去了解组间成员之间的学习状态。
1.3 促进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利于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协作式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思考和交流,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激烈的讨论会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能够促进一些学习激情低下的学生自发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1 建立有效的协作学习机制。协作学习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协作式学习模式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具体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确定每个小组的人数,再考虑小组人员的分配情况。一般来说小组成员建议在4-6人左右,便于进行管理。完成合理的分组后需要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要使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性,都有具体的事情可做。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中圆的周长和面积章节中,几何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再加上数字的运算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对这类问题难以理解。而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组间帮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练习题给每个小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任务,通过组内协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寻找解决圆的周长和面积解题技巧。
2.2 激发学生协作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小学高年级数学在知识和内容上相对来说都比较偏难,而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心智高速发育的年纪,稍微遇到困难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畏难情绪。因此,对比较难的数字运算和图形问题,小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积极的开展讨论,提出质疑,先通过组内协作解决问题,再通过不同小组之间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式对比,总结更为合适的方案,不但能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能够通过组间对比激发学生更加深入探索的学习欲望[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融入进协作式学习模式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乘法与除法时,对于刚学习的学生来说,分数的乘除法比较陌生,相对整数来说,更加考验学生的细心程度及其耐心。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是最多的。因此,老师可采用协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各层级成绩间搭配组队,小组间进行讨论学习,总结分数乘除法的规律,让优等生把中下等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丰富课堂的学习内容。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知识内容多偏向枯燥且难以理解,课堂气氛比较严肃,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通过协作式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实际的应用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分别用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等来解决问题。将每项任务分配至不同的小组成员之间,最后组内成员进行交换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2.4 加强教师在协作学习的引导作用。协作学习模式更多的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掌握学习的方向,以及对知识的了解深度。需要教师在协作学习时进行合理的引导,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讨论课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合理的进行知识延伸。否则盲目的课堂讨论学生可能会出现钻牛角尖和偏离学习内容的问题,不但未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协作式学习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引导式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协作学习模式很好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将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上述通过对协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表达了协作式学习在新教改的教育背景下更能够合理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将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合理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在协作式学习模式中,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合理的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堂探讨、团结协作,建立有效的协作学习机制,丰富课堂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协作式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