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活琐事 努力创设低年段学生品德活动

2019-11-27 11:36:45李月容
儿童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品德文明创设

李月容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善施学校,广东 广州 510960)

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而作为一个农村教师,更要针对农村孩子的生活,努力创设有趣形式多样的低年段品德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创造他们完美的人格。

一、让新生提前融入快乐的校园生活而创设品德活动

提前让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也是我们学校一年级寄宿学生特有的生活体验。我们学校共有一千多学生,入学适应是小学生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大生活转折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或由原来的外宿生活转入新的校园进行寄宿生活。表面上看,小学是一个新环境,里边的人、事、物都比以前的学校新鲜、复杂得多。这种陌生感给这些刚刚升上一年级的农村孩子带来的压力。虽然几乎每个孩子都满心高兴地去上学,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这种新奇和愉快维持到第一个月结束。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提前让这些新同学尽快熟悉我们的学校,在学生开学前的三天适应期,老师开展品德主题活动“我们的校园”, 让一年级的新同学开学前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熟悉了校园的教学楼、综合楼等各种设施。结合适应期最后一天的新生家长会,设计“我带爸爸妈妈看学校”的活动。一年级的家长会后,让每个孩子带着父母参观学校各处的情况并讲解。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介绍自己新的学校时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能进一步地熟悉新学校的环境,特别是新的寄宿学生,他们离开了父母到新的环境独立生活和学习,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已经迈出了人生中很艰难的一步,经过这样的活动,他们都能从情感上接纳了新学校和新环境。

二、为培养学生“负责、有爱心地生活“而创设活动

“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是道德与法制课程内容标准各方面中品德色彩最浓厚的一部分。关于儿童的诚实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父母大多都是去了外地打工而把孩子寄宿在学校,这些寄宿的孩子为了拿到更多的零花钱会撒谎。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习惯性撒谎。造成习惯性撒谎的原因是通过撒谎,获得某种利益。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是父母的希望所在,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因而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那种在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享乐,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事例中受到教育,可以创设以下的活动:老师扮演寄宿生的家长,一个学生表演为了能在回学校前向家长拿三十元的零花钱,向家长撒谎说:“妈妈,学校下星期要交三十元买几本课外书。”妈妈见他要买课外书,从她几百元的工资中拿了三十元给儿子。这三十元已经是她一天做泥水工十二个小时辛辛苦苦赚来的汗水钱。

小组讨论:你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样说服这个同学,而不是教训他?

同学们都在小组里积极地讨论。然后各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最后学生们从各个小组的交流中体会到:做一个“好孩子”,乃至一个“好人”,最起码的要求是诚实负责、关爱他人。

三、让学生“遵守社会规范”而创设活动

小学儿童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道德判断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相对应,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也表现为从外部控制为主到以内部控制为主。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遵守社会规范一般是在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下并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如可以创设以下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爱护公物”为主题的小品,并在课堂中进行汇报表演和评比。

学生们开始分头去收集校园里见到的不爱护公物的事例做素材,进行小品的合作设计与排练。在排练中,大家互相纠正各自的不当行为。当一个个“爱护公物”的小品上演时,既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又能让学生从快乐中有所感悟。并从中懂得要爱护哪些公物,应如何爱护。学生的收获,既是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又是他们认识和体验个体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进而他们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服从公众利益。

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而创设活动

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组织召开了“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礼貌用语的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我开展了一系列“我是文明小天使”的活动。在教室里张贴了许多文明礼貌用语的卡片,如“请”、“ 你好”、“ 早上好”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处处以“文明在我行动中”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天使”。班规和常规有了很大改善。

我们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同学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低年段学生的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爱惜公物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住在农村的孩子,这些生活琐事,都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素材,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道德与法制教材结合起来,巧妙渗透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品德文明创设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漫说文明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读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