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视野下广东江门城中村的更新规划①

2019-11-27 06:52谭金花史金运刘昭君
关键词:城中村营造居民

谭金花,史金运,刘昭君

(1.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2.五邑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中心的转移,越来越多的乡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城中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稀缺、现有用地粗放的现实问题,以及城市未来发展和产业转移的需求,政府从集约节约土地的角度提出“三旧”改造政策,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进行改造,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空间。[1]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往往成为主导因素,而遗产价值往往受到冲击。在这一境况下,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防止传统民居荒废破败变得尤为重要。

城中村改造往往忽略了村中的文化和历史因素,以致其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在经济大潮中逐渐消失。如广东佛山的岭南天地等城中历史街区的改造,在保护传统民居面貌方面受到大众好评,同时优化了社区服务设施、改善了周边环境,并成功地进行了商业开发,带动了街区经济的发展,得到政府和游客的认可。然而,美中不足的就是鲜有考虑到当地村民的需求,缺乏当地村民的直接参与,甚至把可以凝聚地方精神的祠堂挪作他用。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村民,似乎都在这样的改造大潮中逐渐形成一种既定的思维,认为“保护与发展”就是利用文化遗产来创造经济价值,以至于误导村民,甚至打击村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2],不利于村民归属感的形成。同时村民主体意识的缺失也会造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停滞不前。

在社区建设中,“社区营造”因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持续性,成为日本和中国台湾城乡社区新的主要建设模式。[3]在“社区营造”理念应用于村庄规划建设方面,日本学者宫崎清将社区营造总结为“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元素①,强调这五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社区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乡村建设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社区营造的理念看佛山岭南天地类型的城中历史街区的建设就可发现,他们在保护和修复地方特色建筑、改善地区卫生环境、改造社区景观、引入商业运作、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到了社区营造的“地、景、产”,但却缺乏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就目前所经营的店铺类型来看,鲜有与传统文化、传统手作相关的。久而久之,因缺少本土居民的生活化的参与和本地生活方式的体现,地方精神就会逐渐消失,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化空间就会逐渐沦为与本土文化不相关的高档商业区。

有鉴于此,本文以广东江门的城中村——里村为案例,探讨如何在对城中村/历史街区改造的同时,让当地居民有参与和发声的机会,使人们能够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有目的地保留一些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留住村民的乡愁,激发城中村的活力,使其成为城市深层的根与魂,从而唤醒村民对原有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继而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从而最终实现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的愿景。

二、里村概况及其改造的原则

(一)里村历史和现状

里村位于江门市迎宾大道西与里村大道交汇处。施姓族人于元末建村。现存施氏大宗祠,建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奉祀施氏在里村的开村太祖,是维系施氏家族的血缘纽带。此外,里村还有数十条明清古巷、数百座古民居建筑,保存着完整的明清传统村落格局和建筑肌理。民居的建筑装饰如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壁画等栩栩如生,展示了本土的建筑工艺水平。 现存300余座三间两廊布局的明清风格的传统民居是里村的珍贵遗产,记录着里村8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然而,像大多数城中村一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中昔日的辉煌不再,大多数里村年轻人都踏出村外寻求发展,人去楼空,处处可见其残败境况。里村辖区现有居民1780人,外来务工人员5617人。现有居民基本为老年人,年轻人则搬迁到外地或者本市的高层商品房居住。

(二) 里村改造:保护承载“乡愁”的见证

城中村的改造拓展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内容。城中村不同于其他文物,它具有动态的、持续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其他乡村所不具备的机遇和发展压力,绝大部分传统民居建筑难以逃脱被拆除的命运。而古民居建筑是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于是保存还是拆除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焦点。其矛盾主要来自于当地居民觉得古民居的格局和设施己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求,更愿意搬到高层住宅,地方政府和发展商也迫切需要土地进行城市建设,传统民居建筑背后的价值常常被忽略。

乡愁应是城中村规划考虑的重要主题。北京建筑大学秦红玲教授认为,建筑遗产的情感价值不仅表现在强化认同感、精神象征作用等方面,乡愁也是建筑遗产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价值。[4]如何改造城中村、改善居民的生活,甚至让搬离城中村的居民仍然对旧村保持记忆和归属感,让子孙后代可以记住这个地方,记住这是他们的根之所在,是建筑文化遗产保育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本文以里村的改造规划为例,引入社区营造的理念,与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村民等多方不同主体进行沟通、设计、规划。规划力求能够照顾居民对经济发展的诉求,同时又能保护好村中的历史文化,为后代保留里村的根与魂。规划尤其重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焦点问题的解决,如建筑保护、文化传承、吸引本土人口回归和引导正常就业等。

三、成长型保育模式:社区营造的思维

经过笔者团队与里村经济合作社半年多的沟通,里村董事会同意把发展地块分为三大块,其中两大地块作为地产发展用途,保留祠堂两侧25亩面积的14条明清古巷、近300座古民居作为里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也就是笔者团队负责规划的范围。

里村的保育与发展规划经由笔者团队与里村经济合作社、里村村委会共同参与商讨,参考日本和我国台湾一些社区营造的方法,再结合中国大陆本土的社会思维、大众文化意识。研究发现,结合中国社区发展的特点的、以社区归属感为纽带、以提供社区服务和提升社区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社区营造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故在里村的规划中,强调社区力量,尝试自上而下的引导,同时也开展自下而上的扶持工作。

团队花费一年半的时间,与里村当地进行了如下合作:建筑调查、居民对于街区发展的诉求调查、居民口述史调查等,意在唤醒本地居民的记忆,保留社区原有的社区组织和邻里关系。团队还有如下举措:在祠堂开展大型的历史文化展示,出版里村历史文化宣传册,拍摄里村生活纪录片,建立网站和微信平台宣传里村的历史文化和保育思想,使当地居民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增强其对里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祠堂进行传统祭祖活动,策划里村重阳敬老聚餐活动等,从祭祖、敬老、养老等方面重建村民对祖村的文化认同。团队在里村推行的各种活动,皆在社区营造的理念下进行。

(一) “可忆”的城中村发展

在里村的规划中,笔者团队秉承“公共性、公益性、商业性”的规划理念,致力于乡愁与“根”的保留,以为当地居民营造一个具有“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的社区为己任。因此,在对里村进行规划之前,通过大量的调研,界定里村的遗产文化价值——村落的建村智慧、风水选址、历史元素、村落肌理和各个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变迁,见证大众记忆的点点滴滴,是建立居民归属感、保留当地村民乡愁和“根”的主要因素。

美国规划理论家林奇认为,地方特色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这种地方特色能使人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5]如何在里村的发展规划中体现可以回忆历史的片段是笔者团队一直在寻求解决的方法。笔者团队试图在规划中建构居民的历史记忆:对于迁移到高层居住的居民或是移民海外的华侨,这里是他们的出生地,这条村都是他们的根,历史街区是他们根的象征,是联系海内外村民后代的精神纽带;对于不在村中长大的居民后代,里村也是一个认识传统根文化的地方,在将来的发展中里村应该有他们寻找和体验祖辈生活记忆的地方;在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营造过程中,强调保留当地居民的记忆,营造祖宗灵魂的场所感。

里村的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内,保留了传统的明清村落肌理和传统建筑风格。其巷子不但保留了当年三间两廊的建筑风格,还保留了明清村落巷道的规划与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此外,还有建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记录了从明清到当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和社会发展脉络。这些都是里村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共有的、不可磨灭的珍贵财富。因此,在规划中保留这个完整的历史区域,不仅是保存村中的历史建筑和明清古巷的建筑肌理,更是保存了祠堂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人们对于这条村的记忆。在发展规划中重点体现本土特色文化的活化,更须在其他地块的拆迁过程中收集旧建筑材料、旧物件,以用于历史保护区物业的装修和装饰,通过固化的物件来保存居民的记忆。

(二)“可见可摸可感”的村落资源重组

每个城中村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和特色。只有充分挖掘并保护好这些特色,城中村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如马蒂西克和蒙西(Mattessich&Monsey)认为,社区发展主要是通过资源分配的过程,将居民聚集并达到改善生活品质的共同目的。罗安达(Rloand)指出,在一定程度上,社区就是社区所做的一切。但是社区发展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它们处于社区互动之中,整合起来,促进更好的发展。[6]针对里村历史街区的遗产保育发展规划,将村落的“可见、可摸、可感”的资源重新整合并赋予新的生命、保护周边自然景观、保留并发扬民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规划着重保护村落空间肌理,梳理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保留村落的明清巷道,同时保护社稷坛、祠堂等历史元素,在此前提下对村内外环境进行有限的改造、改善。运用文化遗产发展的国际先进理念和做法,在保护里村文化遗产、尊重里村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围绕家族祠堂,保存里村的灵魂和根文化,明确核心区本土文化的商业形象、定位和发展模式。

图1里村规划功能分布图(来源:作者研究团队绘制)

规划为使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将里村历史街区分为广场、明清古巷、供销社、社区中心和步行街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广场是供居民和游客户外活动和休憩不可或缺的部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幽深宁静的明清古巷被规划营造成为精品民宿、高雅的文化体验区,内设琴棋书画、咖啡茶道小馆、艺术工作室等,惬意舒适。将“文革”期间的标志性建筑物供销社进行功能置换,规划成为一个集导赏、展览、会议等活动的游客中心,在服务游客的同时可以让游客感受里村的历史和文化。原有施氏祠堂和其周边公共空间是里村村民集体活动的中心,也是凝聚里村精神的地方。步行街作为周围居住区和规划区的过渡空间,在公共空间的建造中,借助在周边地块拆迁过程中收集回来的传统建筑材料、构件等,营造一个“可见、可摸、可感”的文化环境,从而凝聚村民对于这个历史街区的感情。具体功能分布如图2所示。

图2里村规划功能分区图(来源:作者研究团队绘制)

(三)“可营”的社区活动

在当前城中村改造更新的大背景下, 社区活动与社区营造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区的公共活动离不开公共空间的规划和改造。1997年佩西·海利(patsy Healey)提出了“合作规划”理论,认为规划是“创造一个平台”和“搭建一个平台”,旨在由此推进社区活动的公众参与。由此可见,社区规划并不单是对公共空间的视觉改造和设计,更是一种关注人的日常生活、重塑人与人之间交流和邻里关系的途径。[7]从社区营造的角度,笔者认为营造就是培养,空间就是教育。我们的目标并不局限于单纯的空间设计,而在于改善公共领域设计,催生新的价值,甚至带动周边地区共同提升。[8]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社区营造的方法对凝聚地方精神、团结社区居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培养村民对于土生土长的地方的归属感,使居民融入新旧交替的社区生活,是最大的教育,也是最彻底解决社区矛盾的方法。

规划前期,笔者团队就里村的人文、建筑、环境、风水、历史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挖掘和探索,并形成宣传小册子,印刷量3000余份,以供村民和海内外来访者传阅。重阳敬老活动时,团队为村民精心准备了记录里村生活和村落文化历史的视频,帮助他们回忆里村近些年的变化和生活状况。笔者还参与策划了施氏祠堂的永久展览,让村民了解自己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对部分民居建筑进行拆除的时候,帮助并指导当地村民收集保留旧物料,如石板、信箱、木窗、铁门、烟囱等,使村民更好地留存他们的文化记忆。如此种种,让村民感受到在改造过程中他们的话语权受到尊重,使每一个村民以身为里村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村落文化的传承势必会受到冲击和影响,甚至无法再现或延续。对于像里村这样的城中村来说,有效的社区集体活动不仅体现了城中村文化的历史和传承,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村落文化。人是文化的活性载体,当地村民是传统城中村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主体,这种主体作用主要通过参与本土文化展现与经营活动来实现。如选择当地村民担任本土文化展览馆的讲解员、参演本土民俗表演、向外来旅游者讲解本土文化等,使文化遗产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甚至活化成为产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笔者团队对里村进行保育与发展规划,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规划帮助当地村民了解了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当地村民认识到祠堂、历史街区以及传统建筑民居的重要性,里村董事会也由原本只保留祠堂一座建筑改为保留原祠堂两侧25亩面积的14条明清古巷、近300座古民居,作为里村历史文化保护区。里村居民对里村越来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安居乐业(见图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熟悉里村,如里村一年一度的重阳敬老活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图3里村居民的社区生活(来源:作者自摄)

四、结 语

笔者的团队参与里村规划工作一年半,通过深入调查、参与该村的集体活动、访谈、会议等形式,编成里村的保育与发展概念规划。规划试图厘清当前城中村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和现状,指出其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基于社区营造相关的理论,通过实践参与,总结经验,提出城中村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概念性方案。社区营造视角下城中村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以自身的地域性为基础,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以广泛的社会共识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进行产业指导。社区营造的理想发展状态就是凝聚社区共识,让城中村文化如基因般随行,让城中村的村民(包括外迁上高楼居住的居民)重新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得城中村的发展成为居民的共同目标。改造之后的里村历史文化街区,除了作为商住功能之外,仍然保存着居民的公共记忆,仍然是居民喜欢聚会的地方,将来仍然能够吸引居民的后代前来认祖归宗,真正成为古村落的根与魂。

注释:

①“社区营造”系针对不同种类的社区议题而行动。日本学者宫崎清提出了社区营造的核心五要素:“人、文、地、景、产”:“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

猜你喜欢
城中村营造居民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石器时代的居民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学校联盟:城中村学校提质新路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