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福建 霞浦 355100)
在进行足球在运动时,运动员的全身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而让小学生进行一定的足球训练,能够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以及,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来帮助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足球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们的足球运动是需要老师和学生来进行共同的参与与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在组织小学生们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素质,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足球的技能,并且实现强身的目标。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有着世界第一运动的美称。它不仅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更能锻炼人的各种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人的观察与判断的能力。但是在以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都不支持孩子从事足球的运动,认为这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认识决定了家长不支持学生来参与足球,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增加足球的锻炼,也不敢参加训练而学习知识就成了学生们在学校的唯一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地提升,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培养,足球变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之一。但我国的足球仍然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因为虽然爱好足球的人增多了,但是整体的水平却没有提高多少。所以要想让我国的足球水平能够有所提高,就必须在小学就重视起对足球的教育和培养,从娃娃抓起,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的足球水平。如何能够在小学就提高足球水平,打好一定的足球运动基础,成了许多教育者与体育学家重要的研究话题。
2.1 遵守原则,讲求方法。足球是一项需要从小抓起的运动。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协调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好地进行对运动的调节,中枢神经无法对肌肉发出相应且及时的指令,所以导致力量小,不宜进行强度的力量训练。而且小学生的肺活量小,血压也比较低,没办法进行强度大的耐力训练。另一方面,为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阶段,练习足球的动作技术时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才能得到收获的,而小学生的积极性高,但他们的接受能力又比较弱小。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技巧性的语言要进行生动有趣的儿童化,动作的难度也要变得简单点,逐步的提升。循序渐进的来进行教学。减少一些枯燥的专业性词汇的使用,对小学生的训练一定要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培养兴趣,掌握基础技巧。提到学生们的兴趣,才是让小学生足球入门的基础。老师可以从学生们的兴趣入手,来进行对足球的教学,比如和学生谈足球的历史,从古代的蹴鞠开始,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一些我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足球的相关知识,奠定他们的乐于进行足球学习的基础。而小学的足球课可以从游戏开始,让他们在足球课上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才能渐渐提高他们的技术。在游戏的基础上来进行一定的足球知识的传授,比如对足球的场地以及一些简单的规则和基本的技术进行讲解,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展示来让孩子们被足球的技术所吸引,展示一下老师的本领,让他们眼花缭乱,才能继续学生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在佩服老师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足球的积极感。在游戏的时候融入对足球的基本技巧的教学,比如一对一或四对四的小组比赛,来让他们掌握了跑,跳以及足球的转身等启动性动作,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
2.3 养成集体精神,铸造良好品质。足球是一个团体的项目,在团体合作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品质。对足球的教学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一定的运动的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拼搏精神。拼搏精神是经济运动中必须具备的品质,老师要着重的培养学生们力争上游的精神,要敢拼敢努力。在比赛时贯彻教练的意图,通过团体的合作拿下比赛。同时,老师应该培养学生们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足球身为团体参加的项目,那么在平时就应该注重对学生们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把集体的荣誉看成是最重要的。取得比赛的胜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逐渐地意识到只有遵守队规,热爱球队才能收到欢迎。启迪他们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情感,这些情感是爱国主义的萌芽。
总的来说,在对小学生的足球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都应该积极地主动参与,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也不能忽视本来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老师与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努力地完成对足球的教学。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践行快乐教学,让学生在枯燥的教学任务中。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在快乐学习足球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精神品质与拼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