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良
(安徽省来安县杨郢初级中学 安徽 来安 239200)
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在部分农村地区,有的孩子们仅有三四岁,父母就离开他们去城市里打工,这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是极其不利的。留守儿童的特殊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很糟糕的,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注重这些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积极帮助每一个孩子远离心理健康问题,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1.1 普遍具有自卑心理。留守儿童为何会产生自卑心理呢?所谓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绪,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留守儿童在自己的父母离开自己去城市打工后,当看到别的同学们身边有父母的陪伴时,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因为初中生的心理大都是非常敏感的,看到别的同学与父母撒娇、拥抱、吃饭的时候,自己会产生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处处不如人,在这个时候,自卑心理就会悄然产生并逐渐增强。自卑的孩子很难看到人生的希望,难以领略世界带给他们的快乐。
1.2 自我封闭,拒绝交流。所谓自我封闭,就是依据孩子所属的生长环境产生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父母对孩子来说,是他们这一生中最初的老师,因为父母可以在他们上学前给他们答疑解惑,并教导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要与人交朋友,和朋友们和谐相处。但如果有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呢,他们从小就与父母分离两地,缺少父母亲情的滋润,这会导致他们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陪伴他们的只有孤独,有什么问题只闷在心里,不告诉别人。他们没有感情依靠,性格内向,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圈在了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面,自己不出去,同样也不让别人进来,除了必要的学习,他们都呆在属于自己的狭隘空间里,习惯了独处,从而放弃了与人交流。这会导致他们不擅长与人交往,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显得手足无措,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1.3 逆反心理较强。因为大部分留守儿童是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的,这些长辈非常宠溺孩子,因为他们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就由他们来给他们更多的爱,但这往往会“害”了他们,过度的宠溺会让孩子们分不清是非,做一些错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如果没有人约束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会使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最终害了自己。
2.1 教师引领同学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学校是同学们成长的第二个家,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里应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展开工作,邀请一些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摆脱自卑自闭等心理情绪,享受快乐的生活。另一方面,教师们对同学们要一视同仁,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有一样的待遇,在学校里,教师是同学们最值得信赖的人,因此教师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导同学们,只有通过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学习这条路,才可以走出去,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才能去大城市发展,才能不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和自己一样的留守儿童。
2.2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更要尽职尽责。当孩子们的父母去城市工作以后,家里的监护人要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告诉孩子们父母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因为太爱他们了,才会选择远走他乡,只为了能有更好的经济收入,来支撑他们以后的发展,这个认知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不是不要他们,而是太爱他们了才会出去打工,离开他们也是迫不得已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们努力学习,为了自己,也为了父母,一定要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努力让自己有一个光辉明亮的未来。
总而言之,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每一个去大城市打工的父母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富裕的生活条件。因此,孩子们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至关重要,所以让我们呼吁起来:一定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