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翔
上一讲《游记怎么写》,提及各种叙述顺序,以及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等方法。有同学问,游览中所见景物,比如一朵花、一株植物,或者一处景观,泉池、山野以及建筑之类,又怎么写呢?这就是写“景”状“物”的具体方法了,上一讲略有涉及,现在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单一景物怎么写?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叶圣陶《荷花》
第一招:概述与具体
“先概述”就是先写某一景物的大概情况或整体印象,比如“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后具体”也就是依据不同角度来具体描绘这一景观的各个方面,比如从叶和花的角度来写这一池荷花。想一想,如果不这么写,还能从哪些角度来写呢?比如平静的和清风拂过的状态,再比如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状态,可以吗?
第二招:主次与先后
衬托,或者反衬、烘托之类的方法,你是明白的。荷花是主体,所以荷花的描写更为具体;荷叶作为陪衬,笔墨就简省一些。若是反过来,具体写荷叶,你觉得合适吗?不仅有主次之分,还有先后之分。你瞧,先写荷叶,再写荷花,这又是为什么?倒过来合适吗?
第三招:色彩与形态
先看花,“白荷花”“黄色的小莲蓬”,讲色彩;“冒”“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展开了”,花骨朵儿则是“饱胀”,是形态。再看叶,“碧绿”,讲色彩;“大圆盘”“挨挨挤挤”也是形态哦。再加上文章开头“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那是味道。这下你明白了,观察一个事物,我们得调动视觉、嗅觉、听觉,还可以调动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有条不紊地写下来,那就色香味俱全啦!甚至还有“幻觉”呢——
第四招:事实与联想
如果说色彩、味道、形态等都是事实存在的话,那么“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就是联想,是作者看着“花骨朵儿”的联想。你瞧,作者看着满池的荷花,“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又是迎风起舞,又是和蜻蜓、小鱼交流谈天。联想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自己的感受与景物结合,另一种则干脆把自己想象成景物之一。那看着“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或者“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的荷花,你想到了什么?可作者又为何不写呢?
是啊,作者选择写什么,选择怎么写,都是根据行文的表达需求决定的。一般而言,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比如喜悦、热爱、留恋或者向往等,这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事实上,景物很少单一出现,作者也会将情感寄寓在更多景物上。这又该如何来写呢?
组合景观怎么写?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老 舍《草原》
与前例相比,这一选段内容更丰富,但请你仔细揣摩,上述方法是不是仍旧有所体现呢?基本都有,只是有些清晰,有些隐蔽。“我看到了草原”是概述,而后从“那里的天”和“在天底下”两个角度来具体化描写;其中“在天底下”是主要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又是这一部分的概述,再从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等不同景物做具体化描写。我们把这种一环套一环的表达方式姑且称之为“套嵌式表达”。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吴 然《珍珠泉》
再作比较,你是不是又发现了概述与具体、主次与先后、色彩与形态,以及事实与联想呢?石头、蕨草和水,都表现了各自的特色,彼此既是独立的,又共同组成了一个景观。我们把这种一一道来的表达方式就称呼为“平行式表达”吧。
至于上一讲中指明的“主次分明”“色彩搭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等方法,你是否在这两个例子里都有所察觉呢?当然,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状物,方法还有许多!
单以颜色表现景物的——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萧 红《火烧云》
单以形态表现景物的——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儿,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
——老 舍《趵突泉》
单以感受表现景物的——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陈 淼《桂林山水》
还有哪些方法?相信你会从阅读中体会到更多奥妙的!这些方法有的是单独出现的,有的则是综合运用的。在你的习作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表达需求合理而灵活地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