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研究型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及启示

2019-11-27 18:20李宝艳
大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博士生导师课程

彭 陈 李宝艳

随着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与日俱增,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迫切增加,同时对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文章在分析美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嬗变轨迹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多项维度的对比分析。最终借鉴美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中的合理成分,结合本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探索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新时代加强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以及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对美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以及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对比之前,有必要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等相关核心概念以及其组成要素进行阐述。

一、博士生培养模式相关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

所谓模式,指的是已被社会化的模型,一般情况下,它已经对实物进行了完全的超越,成为了某种或某类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典型范式。[1]培养模式则指的是为了迎合社会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为教育者构建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最为优化设计。[2]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所属历史阶段人才的一般特征和时代特点,并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博士生的培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阶段包括教育规模、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导师作用以及论文撰写等多个阶段。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提高以及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用之不竭的高素质、全方位人才。它所讨论的是博士生培养模式过程中诸要素的最佳架构和综合作用。

(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方向运行并且具有明确目的的综合系统,这一系列要素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3]博士生培养模式必须体现其基本要素的基本要义以及内部之间的规律联系,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对博士生培养模式作出完整的表述。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中的各要素既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同时也会相互作用、制约,构成复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课程设置、质量评估等方面。

培养目标主要是指根据博士生对培养方向规定修业期限后所应当达到的要求。培养依据的制定必须将制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规格这三者紧密结合。同时,培养者还应当从培养者自身的特点出发,对上述依据具体要求作出更符合实际的选择。对博生研究生要求的大致方向是:在自己的所读学科上掌握较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拥有较为独立的科研能力,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较为创造性的成果。培养过程是指依据培养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课程学习以及学科实践,使得博士生在知识层面、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增强。培养过程是社会大环境与培养模式之间的中介,具有高度灵敏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需要而不断作出调整。课程设置主要是对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活动的实质性体现和教育思想的载体部分。衡量课程体系构造的具体指标有必修与选修、本专业与跨专业、本学科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以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层次。质量评估主要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进行监控和反馈所采取的有效措施。通过质量评估,有利于对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作出较好的反馈,也有利于之后的培养过程的再设计以及教学内容或方法的改进等等。质量评估实质上是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美国高校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嬗变轨迹

从美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过程来看,美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在20世纪初得到了确立,并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众所周知,当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位于世界前列,而高校正是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嬗变轨迹进行分析。

(一)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萌芽与形成时期

美国兴起的西进运动塑造了国民性并壮大了其经济基础。西进运动中,人们心怀共同的理想,永不放弃,自由进取。西进运动使美国人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极高的热情和信心,加强了美国人对机会以及成功的追求和向往,也进一步塑造了他们敢于冒险、敢于拼闯的精神。西进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促进了美国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美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转变成为了一个世界经济强国。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美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在这一时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对之后高等教育中的博士生教育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积淀。而南北战争则为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文化保障。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通过法案使得各州都获得了土地,并建立了赠地学院。[4]这些学院除了承担培养人才的高校常规使命以外,还额外负担科技创新、促进科技革命的时代任务。赠地运动使得美国公立院校的规模逐渐扩大,也促使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更加注重对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在社会思想引领方面,美国在这一时期主要推崇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其精髓是充分强调人的价值,并且重视人的实践活动。在对人的价值肯定的基础上,也注重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不再将权利与自由过于绝对化,而是认为集体的活动和劳动可以弥补个人奋斗的不足。社会观念和文化对美国人教育思想的认知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美国人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引出个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并且加以良好的引导,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尊重人,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应当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置于研究的中心,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这些思想都构成了美国博士生培养理念的核心。从以上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博士生在学习和研究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认为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二)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确立与规范时期

二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世界前列。20世纪初,美国的私人赞助者开始将赞助投向大学建设,并制定用于大学建设的外部费用。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种资助扩展到了州立大学,主要采用的是研究生奖学金以及基础实验设备的形式。这些资助方式都为博士生培养和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基于这种背景,这一时期的美国高校注重科研,并且科研成果转化率随之提高。为了争取经费的支持,各大高校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就在于高校之间的竞争机制。

为了寻找更加优质的生源,这一时期的美国高校开发了研究生入学水平考试,作为申请者的能力评估工具,这一技术手段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这一时期美国高校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得到了确立和规范,在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沿袭的基础上同时采取了入学考试这一基本制度。美国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就意味着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大批优秀学者的到来为美国人才培养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20世纪40年代—至今:发展与成熟时期

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也成为美国博士生培养的“黄金时期”。二战中,美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原因而停滞或暂停,而是迎来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二战结束后,美国动用100 多架飞机去德国物色科学技术人才,并从德国运回数万名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尖端科学技术人员,这在美国甚至世界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举动。这些人才的到来不仅促进了美国师资队伍的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美国才能在二战后实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联邦政府对美国大学的资助经历了一个过程。二战后,政府才把大学作为重要的资助对象。国家经费的投入加大了美国高校之间的竞争,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之后颁布的一系列法案使得政府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资助都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为美国博士生培养甚至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以及政策支持。随着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不断加大投入,美国博士生教育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得到了一个飞跃的成长和发展。

三、中美高校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博士生的培养模式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包括教育规模、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导师作用、论文撰写等方面。中美两国在这些具体的层面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些许差异,因此本章从以上层面对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

(一)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与循序渐进

我国博士生教育始于1978年,当年仅招收18 名博士生,其中只有6 名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但到了2006年,我国博士生的招生名额就已达到5 万多人。[5]虽然博士生教育仅经过了20 多年的发展,但博士生招生名额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博士生招生名额的增多直接导致了师生比的提高,师生比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另外,部分高校在进行博士点申请时想尽一切办法拼凑条件,得到博士点之后,却对相应的学科建设并未落实,因此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外,部分高校利用高薪聘用外校知名教授,拼凑博导班子,以突破本校博士生招生计划。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861年,经历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在1999—2006年,美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时,博士生培育的数量迅猛增加,年增长率高达14.6%。但尽管美国在黄金时期的博士生教育招生名额有出现过快扩张的现象,但其扩张速度远慢于我国,并且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博士生招生名额的快速扩张不利于本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构,因此放缓博士生名额增长速度,并对人才培养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一定调整。虽然美国博士生教育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张,并且出现了质量问题,但每次规模扩张,又会随之出现大规模的增长速度下降和培育质量的提升,相比与我国博士生招生名额快速扩张所伴随的问题,随之的改革进度则相对较慢。

(二)选拔方式:多种方式并行与侧重科研能力

我国博士生的选拔方式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并计划执行的,根据国家的相关发展计划进行相对应的培养。在入学选拔当中对申请人的年龄进行了限制,并要求申请人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并得到相关学科两位副教授以上的推荐。当前我国博士生入学方式主要有“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制两种。普通招考制的入学方式需要参加外语科目以及专业课程的考试,都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初试成绩达到了相关分数线以后,学校再对外公布复试名单,通过复试之后学校再结合最终考核情况公布拟录取名单。申请—考核制的博士生入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通招考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有效选取科研能力较强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深造。总体而言,各大高校博士生招生秉持严格要求、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当前博士生入学无论是在报名方式以及考核形式上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博士生选拔方式的公正性与公平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美国,首先大多数的研究生院都要求考生提供GRE 的考试成绩,这项考试是由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对申请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所有考生制度的一种考试。GRE 考试分为普通考试和专业考试两种,考生可结合自身所报考的院校要求参加其中的一项或两项考试。其次,申请者还要提供2-3 封相关领域副教授以上级别的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信应当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未来的可塑性进行较为客观、详细的介绍。再次,申请人还要对所申请的院校提供本人在学习方向、科研能力以及未来规划等信息汇总的一份书面材料。最后,美国高校普遍把申请人的面试成绩放在第一位,最终的录取与否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科研水平和未来规划,然后关注的顺序依次是推荐信、平时成绩以及GRE 考试成绩。

(三)课程设置:重视理论学习与强调实践能力

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首先主要包括外语课程、政治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学习以及选修类课程。虽然我国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大类,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专业课程,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不同学校之间相同学科的课程设置也大同小异。其次,课程中对研讨性以及方法论的课程设置较少,课程的交互性与交叉性相对不足。最后,学生的选修课课程大多也有导师来决定,以保证学生的课程修习不偏离本专业,但这一学习模式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博士生培养在实践层次方面相对较少,大多高校会让博士生给本科生进行课程讲授以积累一定的教育实习,除此之外的实践则相对较少。美国博士生在读期间要修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指的是各个学科的基础性知识,而专业课程则是指各专业研究某一个学科的专门知识。美国博士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基础课程的修习,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博士生学习12—15 门课程,其中大类分为必修类课程和选修类课程。[6]美国博士生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综合,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有文献阅读、学生发言主导以及课堂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其培养过程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助研和科研助手等形式都是他们重要的实践活动。美国博士生教育经费不会直接提供给学生个人,而是由各个大学结合自身以及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综上,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当中美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重视提高博士生的综合质量、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

(四)导师作用:导师负责制与多元牵就制

导师制是我国博士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一般是在学生一入学或者入学后的第二个学期进行个人导师的选择,师生关系一旦确定以后,一般不会改变,学生要跟随自己的导师进行相关的学习以及科研实践活动。另外,伴随我国博士生招生名额的增加,拥有博士学位的高水平导师则不多,基于我国高校博士生导师数量不足的现象,部分高校或科研单位为应付扩招,对导师的选取会出现把关不严或者降低标准的现象。我国所实行的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制度的好处在于权责分明,可以较好地定位师生关系,但随着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领域也在发生交融和渗透。在这种新形势下,导师负责制应当及时得到更新。

美国博士生在入学几个月后也要进行个人导师的选择,美国高校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关于指导委员会的人数以及相关实行细则由各大高校或科研单位自行决定。[7]一般来说,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要能覆盖指导学生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个学科。负责博士生日常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博士生导师必须是出众的教师或学者,并且要能洞悉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进行科研工作,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就。导师对博士生必须认真负责,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解惑和指导。不同专业的导师对其学生的指导程度和指导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如理工类、农林类的学科,学生可能需要跟着导师做大量的实验,分析大量的数据,而人文社科类的博士生则独立性较强,很多工作都需要自身独立去完成。

(五)论文撰写:缺乏独创性与强调创造性

我国博士生毕业论文的撰写部分存在文献分析不充分、研究方法有待提高以及创新性不够的问题。目前,我国博士生就毕业论文的质量上与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差距。美国对博士生论文的质量要求极高,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其论文要有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的篇幅则在5 万字左右即可,而我国的博士生毕业论文字数要求高达12 万字左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件极其公正且严肃的事情,在美国的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中,答辩委员会和相关教师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也要对其提问作出相对应的回应,最终答辩委员会的小组成员进行表决。[8]博士生的答辩通过率一般在70%左右,而我国博士生大多最终都可以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四、美国高校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供求关系和需求层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对原有的博士生教育以及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建立起更为灵活以及多样化的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鉴于对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以及中美两国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为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以下完善路径。

(一)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紧密结合本国国情与社会经济

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由于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每个国家博士生的培养模式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各个国家的博士生培养模式都是基于自身的国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的。一方面,符合本国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内驱力,另一方面,也在对外交流以及国际合作当中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因此,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各国博士生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博士生教育也是一个全面且开放的系统工程,在变革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应当以主动的姿态去更好的适应学生、高校甚至是社会的变化发展需要。因此,国外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我国优化博士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但不能完全照搬他国的经验,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中国特色博士生培养模式,使之既能很好地与国际博士生培育模式接轨,又能促进本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

(二)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应当广泛借鉴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经验,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问题为重要导向,以模块化课程学习为主要模式。尽管我国当前博士生的培养指导性方案中建议采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但是在实际的实践层面,很多高校依然采取学术性的讲授体系。博士生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高层次的技术应用人才和实践人才,因此要尽可能在课程设置当中采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其有利于促进多学科的交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现课程的高度灵活性。另外,课程内容应当以学科领域内的前沿问题以及前沿理论为主导,为今后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较为宽厚的理论基础。大力开发跨学科课程,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跨学科研究机会,使跨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常规。[9]最后,课程讲授方式也应当建立群组式的学习模式,让广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主讲教师则成为引导者。教师在进行课堂教授时,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展示在实际活动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难题进而进行进一步分析,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建构多元化师资队伍,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当中起着导向和指引作用,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博士生导师,首先应当在相关的学科领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能够对学生撰写深层次、高质量的博士毕业论文展开指导。除了利用本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课堂讲授以外,还可以广泛邀请校外知名教授作为本校的客座教授,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其次还应当建立起导师选拔制度的考核和改革,对于一些表现较为不佳的博士生导师要进行鞭策和鼓励,使其在自身的岗位上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光彩。最后还应当建立起学术研究团队,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10]一个导师、一个学院、一个大学的学科力量都是有限的,应当结合各大高校甚至是国际名校的师资力量来对本国的高校师资进行重组和完善。基于学术研究团队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和善于合作的团队能力以及开阔的理论视野。[11]

(四)改革创新博士指导制度,充分发挥导师的自主权

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不仅取决于学生的生源质量,同时也深受高校水平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人员进行继续深造,是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我国现行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单一的导师制,虽然有个别院校采取双导师制,但是多数情况下某个导师只是挂名,对于学生的学术指导则相对较少。博士生导师往往由一些在相关学科科研工作突出,科研成果较多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学生入学后便选择了导师,很难更改。这种培养模式下,导师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导师的指导性学习,博士生毋庸置疑可以获得一些学术性的突破和成就,但是同时也使学生的视野受限,不善于学习其他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另外,还应当增强导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的评定。导师在进行博士生选拔时,除了考虑考生的入学成绩、面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表现以外,还应当对学生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审核,结合硕士期间导师对学生的评价,综合多项指标来衡量考生的综合水平。

(五)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创新原有的论文创作形式

作为评价博士生科研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的学位论文,应当全面体现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运用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解决事情的能力。[12]首先我国高校应当鼓励高校博士生学位论文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合格的博士生培养模式除了要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宽阔的学术视野以外,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博士生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多学科以及跨学科的发展。我国博士生毕业论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性不够。其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博士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明显不足,习惯于掌握现成的理论知识,在进行论文大纲设计的时候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因此,在最终的论文评定时,可以设置合理比重的不合格论文以提高博士生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其创造性和创新性。

五、结论与展望

博士生的培养处于教育体系的最高端,被看作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3]通过对中美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国之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虽然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更多的是差异。博士生培养的宗旨应当是精英型的教育,最终目的是造就国际顶尖科学人才和科学家。因此,我们应当对美国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索学习,在博士培养的环节当中,自觉把这些理念深入到博士生教学的各个环节。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博士生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人员。[14]

注释: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80.

[2]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3]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4]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5]徐瑞华.我国博士教育培养模式:借鉴欧美形似而神不似[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86-90.

[6]郭晶.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7]束亚男.我国博士生教育培养发展趋势探索——中、美、欧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比较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7,(20):14-16.

[8]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9]李云鹏,于珈懿.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初步实践与存在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03-107.

[10]刘京京,申国昌.中德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4):47-56.

[11]姚加惠.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博士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34-39.

[12]吴志芬.美国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D].南京:南京大学,2011.

[13]李云鹏,于珈懿.美国博士教育的转型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56-59.

[14]郭潇凝.英国博士制度探析——兼论对中国博士教育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11):116-122.

猜你喜欢
博士生导师课程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迎春佳作
导师的猫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