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蓉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中心小学,福建南平 353400)
阅读欣赏评价能力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与创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依托教材文本,不断地提高其欣赏评价能力,使其在畅享阅读之乐的基础上,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阅读习惯、知识积累的习惯和习作习惯。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多角度提高小学生欣赏评价能力的方法,以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成才。
小学生阅读欣赏评价能力是其识字量、知识量与理解能力的综合性体现,是从基础不断积累且转化为自身能力,是从知识到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和素质的统一。对于一年级、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处在学拼音、学拼读、识记字词的基础阶段,要想多角度地提高其欣赏评价能力,就要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与其他阅读经历的基础上,引导其在原有的文本载体上,发现主题及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并及时进行强化,使其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阅读的自信心、成就感和快乐,养成良好的兴趣性阅读、需求性阅读习惯,为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彩虹》一课时,教师要让小学生了解彩虹的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雨的成因,以及夏季下雨时雷、电的成因。在充分调动小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力与探索兴趣,使其利用网络或阅读有关自然现象知识的书籍,围绕主题拓展学习和欣赏评价,体验和不断积累阅读的快乐。
低年级阅读的重点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合理联想能力[1]。让学生在原有的阅历基础上,把自己见过的、听过的与感受到的各种经验,按照合理的方式或规律联系起来,并尽可能地找出其中的关系,从而实现从阅读到知识积累、知识转化的提高。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教给学生拼读的方法,开展更多相关书籍和文本内容的欣赏评价活动,以免学生受制于自身识字量,导致信心和阅读兴趣受挫。
中年级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阅读能力,且在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自己的兴趣。因此,无论是出于小学生全面学习的需要,还是培养小学生多元性欣赏评价兴趣,都是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收获更多阅读快乐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阅读欣赏评价教学的实践中,既要让学生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也要让其开放视野发现其他方面的不同阅读享受。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夸父追日》时,这一神话恰好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想象的特点。此类文本内容,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甚至漫画、动漫等,都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一些小学生也因此把自己的阅读视野集中于神话、童话与寓言等类型,不关注甚至抵触自然科学类、历史学类方面的书籍,从而造成知识面狭窄。在阅读教学或欣赏评价的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关于神州系列飞船登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山外有山”的多元欣赏评价乐趣,在探究性阅读中成长。
由于中年级学生的个性快速成长,兴趣爱好逐渐形成且明确,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其在阅读中认知更全面的世界,引导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面发挥出来,运用到其他方面的阅读中,感受更加多彩的世界。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带领学生探索含羞草在受到刺激情况下的变化,让学生积极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出现了分化现象,既有学业水平的分化,也有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兴趣爱好的分化[2]。应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其在各种知识的学习与美文阅读中,自觉实现补缺、补差,不断地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加强自我修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的旅游经历,思考自己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携带书籍,会选择哪本书,为什么带这本书或这类书,说说自己最经常看的是什么书,最想看的是什么书,让学生对此书进行评价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比较性交流活动,各自说出自己喜欢的书的特点,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阅读后的成长感悟等。教师需要让学生注意积累自己最喜欢的文本中的某个具有教育意义、激励作用、生活技巧与其他方面作用的句子,如名人名言、著名的古诗词名句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评价能力。再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文本中的革命、军阀、宪兵、匪徒与李大钊等革命家等为主题,开展相关革命文学作品的欣赏评价活动,如毛泽东等伟人的革命诗词、闻一多先生的演讲稿,以及其他关于革命的书籍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接收润物无声的革命精神熏陶,欣赏每位革命家、仁人志士与为国为人民牺牲的普通人的伟大精神,评价在不同信仰、不同选择等条件下,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方向和人生意义等。
相对于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培养是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自觉性更高、文本主题更明确、思考感悟更多、知识运用求索更积极的阅读活动,其快乐不仅体现为开心,更是一种知识增加、感悟成长的成就感。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把自己的欣赏评价以文字或音频等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之间对自己的成果进行比较和欣赏,实现不断成长的积累。
总之,多角度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是在多体裁、多题材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与学习习惯生成过程的统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与个人志向,做出及时、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逐渐生成和提高其欣赏评价能力,使其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