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菁
(安徽省太和县第十一小学,安徽太和 236000)
何为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1]。究根结底,写作是作者的单人思想,是作者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内容,将写作列为语文教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其一,教会学生语言、文字表述的技巧,使其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其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的类型多种多样,通过作文教学,学生能在写作中进行创作,符合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但目前作文教学的效果还不太理想,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写作是作者个性化行为”这一理论不相符。基于此,本文对个性化作文教学展开研究,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思考,以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学生阶段的写作不同于职业作家的天马行空,语文课程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写作要贴近实际,不管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要基于实际生活,将自己的所见所想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我们的生活表面看似单调,基本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事,但在相同的事情中总会有美丽的变数,由此可以产生创作灵感。所谓的美丽的变数可能是上学时看到道路旁于凌寒之日绽放的小花,可能是惊鸿一瞥蓦然出现的一抹微笑,也可能是远处飘来的悠扬的风琴声。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好,能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取决于你是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不擅长写作是因为他们积累不到素材,而鲜活的生活能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从普通的生活中获取灵感。
教师可以用以下四个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发现生活美的习惯:其一,比较观察法,即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异同点,如玫瑰和月季同属一科,外形相似但各有各的美。其二,分解观察法,简单来说就是总—分—总地进行观察,如观察小狗,首先观察小狗的整体,其次分别观察小狗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尾巴、脚等,最后形成对小狗的整体认识。其三,连续观察法,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时间段进行连续观察,如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花草生长的过程等。其四,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勤于记录的习惯,使其将自己的真实体会用文字进行表述,如一瞬间的思绪或偶然发现的生活点滴,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精心编绘。善于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捕捉到大量丰富的素材,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写出符合自己个性的文章。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会有或多或少的好处,好处也因人而异[2]。笔者认为,阅读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阅读可以提高语感,好的文章有好的文笔和完美的逻辑,学生读多了,就对这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慢慢地就会活学活用。其次,阅读可以积累素材,文章是每位作者将自己丰富的脑内活动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极具个人风格,学生多读“大家”的文章,体会不同的人对世界、社会、自然的看法,能逐渐增长自己的知识面,由此扩展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素材。例如,《格林童话》一书,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通过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看到这个世界人性的美好;再如,《时间简史》一书,内容虽深奥,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可以体会到智慧的光泽;又如,《名人传》一书,可以让学生从伟人的生涯中获取战斗的勇气和生存的力量。
既然多读书、读好书有这么多优点,那么教师就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设置图书角,摆放一些对学生有益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觉得有趣的书籍带来与同学分享,大家相互借阅;其次,可以在班级中成立“读书社”,每周定期举行读书活动,让大家分享自己本周阅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样的体会;再次,要求学生每半个月去学校图书馆借阅一本书,内容题材不限,但要在两周内看完;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记录下来,或将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也可以自己对文章进行改写或扩展。阅读能让学生接触到多样的文章作品,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首先,学生会模仿自己喜爱的作者的表述方式;其次,会在不断的积累中进行自我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最终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文章。
每位学生都是完整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成绩好,能快速领会教师的指导;有的学生成绩不够突出,对教师的讲解总是慢一拍,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在写作中擅长编故事;有的学生善于观察,有发现平凡美的能力,擅长记叙文的写作;有的学生极具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喜爱写议论文。因此,教师要想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育,就不要怕麻烦,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擅长不同文体的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其擅长文体的表述方式进一步加强,同时帮助其补平不擅长文体的写作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按写作成绩将学生分组,将成绩较优秀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分开,分别针对其优点和缺陷进行教学,逐渐完善其写作能力,使其在面对不同文体时都能发挥自己的写作灵感。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有效率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尽快地收获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学生具有不同的潜能,只有运用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受益。
《新课标》要求作文课程教学要将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个性化相统一,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拓宽写作思维。换句话来说,写作就是作者用奇思妙想创造另一个世界,每位作者的世界不同。因此,写作不是表面枯燥的文字,而是内涵丰富的大千世界。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按照传统讲课的方式,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才华、张扬其个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要帮助其发现自我潜能,看到自身价值,激发其写作欲望。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育,教会学生留心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带领学生广泛阅读,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进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进行作文教学,要摒弃传统方法的糟粕,勇于开发教学新途径,使用全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挥特长,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