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欣赏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在感知中表现、在审美中创作、在想象中放飞

2019-11-27 16:20杨海燕
名师在线 2019年7期
关键词:版画蜗牛想象

杨海燕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北京市 100875)

引 言

幼儿美术欣赏课程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对美术作品无拘无束的探索。幼儿美术欣赏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力和理解力,注重全面提高幼儿的审美敏感性,注重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态度[1]。

笔者通过关于“幼儿美术欣赏课程”的访谈调查发现,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欣赏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儿童艺术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但在幼儿园里,教师开展幼儿美术欣赏课程的教育实践非常有限,幼儿美术欣赏课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教师普遍反映缺乏必要的幼儿美术欣赏理论指导、欣赏材料以及欣赏指导经验。

结合我园教师的实际需要,我园开展了幼儿美术欣赏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幼儿美术欣赏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我园注重幼儿在感觉、表现和创造性三个层次中的发展。

一、幼儿美术欣赏课程——注重幼儿在感知中的表现

我园的美术欣赏教学实践重视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感知过程,旨在通过幼儿多种感官的感知和丰富的前期感知经验,帮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2]。

例如,在教学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大碗岛的星期天》(印象派修拉的作品欣赏)时,欣赏活动首先从感知层次入手,从贴近幼儿的春秋游活动开始,结合幼儿假期活动的照片,请幼儿观看视频录像,激发幼儿对某一特定场景的兴趣,引发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然后,教师引入修拉画家与假期有关的点彩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为了让幼儿深入感知画面,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发现游戏,让幼儿寻找在河边垂钓的女士和抽着烟斗的男士,或让幼儿说出草地上共有几把伞……视觉发现游戏让幼儿对画面产生细节上的感知。在感知层面,幼儿不仅能够感知画面的构图特征,还能深入感知作品的意蕴。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观看《大碗岛的星期天》的模仿画,让幼儿对大师作品的细节美、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产生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的美术表现建立在丰富的感知体验之上。在幼儿对大师的作品有了丰富的感知后,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丰富的道具,让幼儿模仿画中人,请幼儿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为画中人物,然后跟随教师的引导展开想象。教师可请幼儿带着道具躺在一块嫩绿的草地上(布),身体放松,或打着洋伞看风景,或抽着烟斗,或挽着朋友……让幼儿通过视、听、肢体动作、语言表达、亲身体验、美术表现等多种感官进行创造性美术表现,在快乐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艺术美。

二、幼儿美术欣赏课程——注重幼儿在审美中创作

幼儿审美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两个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园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美的欣赏——亲近大师,体验作品之美

我园美术欣赏教育的审美活动首先从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出发,引导幼儿从大量的、具体的物象中发现美、感受美;然后回归到幼儿的美术创作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幼儿在回忆过程中,在绘画中展现“创造”[3]。

从我园的美术欣赏教学实践分析,让幼儿欣赏大师作品的意义重大。例如,在大班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画》活动中,画家运用丰富变化、奔放动感的线条,使每个春天都具有强烈的生命力,仿佛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欣赏活动中,吴冠中对春天线条和色彩的表现力,极大地感染着幼儿,与幼儿眼中的真实春天相比,吴冠中的春天对幼儿更具吸引力。幼儿会将这种感悟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感受民族艺术的美——体验民俗之美

中国民间艺术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而创作并流传的艺术,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对幼儿审美素质的提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从我园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实践分析,幼儿非常喜欢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比较独特,主要表现在其艺术形象的夸张;艺术色彩的明亮、丰富,这些是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的稚拙性审美风格相融合的,因此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

我园的民间艺术的欣赏活动往往以系列活动的形式开展,大致分为经验准备阶段、感知体验阶段、创意表现阶段及交流展示阶段。例如,我园开展《兔儿爷》系列活动。

(1)经验准备阶段——通过阅读绘本、收集兔儿爷的民间传说、在班级开设兔儿爷收藏馆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兔儿爷的文化。通过欣赏感受,幼儿了解了兔儿爷的民间传说以及从古至今的功能,掌握其与中秋节的关系,初步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兴趣。

(2)感知体验阶段——教师通过专门的美术欣赏活动,引导幼儿近距离欣赏兔儿爷的造型特征、图样特征等,进一步帮助幼儿体验兔儿爷的形式美,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及泥塑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3)创意表现阶段——幼儿首先尝试用陶泥制作兔儿爷,在具体操作中感知陶泥特性。幼儿学会运用揉、搓、拍、按等技能制作兔儿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发现兔儿爷半成品存在的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用创意的方法重新创作,如在揉泥时及时加入棉花以增加泥巴的黏性,幼儿会发现这时泥变得很结实,棉花像细丝一样渗透在泥巴里。揉泥、上色的步骤幼儿会更加细致、有序,锻炼了幼儿的耐心。

(4)交流展示阶段——肯定了大班幼儿的劳动成果,表现了他们愿意用很长时间坚持做完一件事情的品质,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教师引导幼儿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在兔儿爷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进行欣赏评价,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比较、交流中找到新的起点,更好地发展。

三、幼儿美术欣赏课程——注重幼儿在想象中放飞

周昭华先生说:“人类最宝贵的实践是富有生命活力与想象力的童年时代,许多优秀的幼儿美术作品都产生于这个时代。”保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兴趣是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基础。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美术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呢?

(一)借形想象

借形想象,即先为幼儿展示一个形象,或拓,或画,或撕,或剪,让幼儿在具体形象上进行相关、相对、相似想象为基础的思考、创作。借形想象遵循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为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提供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美术欣赏活动《蜗牛的奇思妙想》一课时,幼儿首先寻找蜗牛,去发现各种各样的蜗牛:有幼儿园园子里的蜗牛、有故事书中的蜗牛、有自然角中的蜗牛、有动画片中的蜗牛、有小朋友衣服上的蜗牛……在幼儿了解了形式多样的蜗牛形象后,幼儿就能迁移生活中的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站起来伸长脖子和月亮聊天的蜗牛、下雨天在帐篷中躲雨的蜗牛、戴眼镜的蜗牛……

(二)借事想象

借事想象,即通过生活中的事件引发幼儿的联想。联想是创造性才能的构成要素之一,联想与想象常常成为创造活动的先导。

例如,大班版画的系列欣赏活动开展在冬季,为了让幼儿在冬天有多样的季节感受和季节体验,幼儿园开放活动中增设“冬季博物馆”系列文化活动。“冬季博物馆”系列文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不一样的冬天,不一样的过冬体验,为幼儿增添了丰富的乐趣。因为有了关于冬天的真实体验,幼儿在版画系列欣赏创作活动中,自发进行了“玩转冬季”的创作。幼儿根据冬季的具体生活经验表现,结合冬季运动的各种动态,运用拼贴、叠印等方法表现丰富的画面,堆雪人、看冰灯、滑雪、穿厚厚的棉衣、打雪仗,幼儿自然的想象并创作着版画的内容和方法。

(三)借文学作品想象

幼儿文学作品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性的,它让幼儿体验着梦幻般的美,它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幼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为幼儿带来积极影响。

在美术欣赏活动《美丽的版画》中,教师借助了绘本《小鲸鱼游大海》激发幼儿的想象。这本书深受幼儿喜爱,讲述了小抹香鲸有趣而惊险的故事,这本书画面很特别,采用了版画的方式。教师将这本书放大,做成一本立体的、可触摸的版画书,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触摸版画书,真实地了解吸塑版画的不同风格和具体制作技巧。这样让幼儿对版画的欣赏自然过渡到对油墨吸塑版画的欣赏与探究上,《海底世界》系列美术欣赏和创作活动就在幼儿的神奇想象中展开了。

结 语

幼儿美术欣赏课程在感知表现、审美创作、想象创造三个层次上的探索与实践,有机地整合了艺术、社会、科学、语言和生活等方面内容,在美术欣赏课程中让幼儿通过观看、欣赏、感知体验和游戏,引导幼儿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索,为幼儿未来学习奠定了基础。幼儿美术欣赏课程对幼儿想象、创造、表达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版画蜗牛想象
版画作品选登
快乐的想象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