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双
(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中心小学,黑龙江 绥化 151126)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必须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文内容针对不同篇目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一篇文章的文题是文章的灵魂,抓住文题,领略思想内容题目是文眼,牵动全篇,对一些思想性较强、理解难度较大的课题,我们应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汇进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印象。如:在讲解《飞夺泸定桥》一课,我们就可以从课文的文题上抓住题眼“飞夺”进行渗透教育,我们的红军是如何“飞”过泸定桥,如何“夺”取泸定桥的,什么样才是“飞夺”,通过对文题的阅读,使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于战胜困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篇文章,作者的情感是借助文字来表达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字都寄托坐着的感情。教学时,抓住重要词语,也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好方法。从关键词语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阅读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组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多少、才”等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修筑长城时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和广大群众心血,明白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在朗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进行有机渗透遇,应不失时机,从点滴做起,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比如,《高尔基》一课,其中有一句“他读书的热望是什么也阻挡不了的”那么就可以从分析这一句入手,都有哪些困难阻止他。从而引导学生现在哪些困难阻止了你,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引出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课文的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教学时,我们不要局限于文章的插图,还可以利用课件丰富学生的表象,增强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达到教育目的。如《哈尔威船长》中的插图——在船要沉没时,他镇定自若,与船共沉亡。充分表现出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