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9-11-27 11:54
名师在线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分针个位题目

黄 勇

(广西博白县沙河镇初级中学,广西玉林 537626)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解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难、烦、厌的思想念头,是当前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自己最好的教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由此体会到运用心理学原理,培养学生自信心、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典型、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有的学生平时数学学得特别好,但一到考试成绩却不是特别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一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立刻就会紧张起来,老想着这道题目不会做,又丢了多少多少分等。结果,心里一着急,自己本来会的题一时也解答不出来了。这种心理状态怎么能考得好成绩呢?因此,在考试前,教师不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告诉学生只要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出来就行,该丢分的就舍去,这样效果会更好,成绩也会更理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笔者让学生扮演教师,他们会感到好奇,若能获得成功,还会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从中受益。在数学课堂上,以这样一种形式导入,既会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上课前,笔者提出:“我们本节课要挑选一位同学当数学老师,让这位同学与大家一起学习探索数学。”为此,学生怀着当老师的好奇心理,课前会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懂每一个知识点。再如,在课堂上,笔者经常出示一些易错题,让学生来批改,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应变与创新的能力,又可以改正他们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角色换位,还可以让学生变成问题的解决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成功,树立自信心。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抓住学生思维的焦点,不断创设有新意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从而打开思维的大门。实践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必要的材料,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手脑并用,把课本中现成的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操作、探索的对象,并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评价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设置“动”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才有利于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角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多少度角?3时30分呢?”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说出是90度角,而3时30分,很多学生都没能得出答案。但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在纸上画一个表盘,边思考边标出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最后得出答案:时针与分针成75度角。因为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是3点整,当3时30分时,分针指向6,此时时针并没有停,而是走到3和4的中间,所以正确答案是75度角。笔者表扬了这部分学生的解法,并补充了另一种做法: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计算分针,用30乘以6度,分针转过了180度;第二步,把3时30分化成3.5小时,然后计算时针,用3.5乘以30度,时针转过了105度;第三步,用大数减去小数,即180度减去105度,它们的差就是75度。这个方法学生较容易接受。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动手画,动脑想,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会使解题方法更高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创设情境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怀疑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引入一个探究题: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全班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答案:不盈不亏。但有的学生并没有急于说出答案,而是通过举例子来得出答案。两件衣服共卖了120元,是盈是亏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时花了多少钱,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就亏损,反之就盈利。假设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商品利润是40乘以25%元;如果卖出后亏损25%,商品利润就是40乘以25%的相反数。

本题中,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列出方程:x+0.25x=60,解得x=48;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是y元,它的商品利润是-0.25y元,列出方程:y-0.25y=60,解得y=80。由此,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120元,进价大于售价,所以可知卖出这两件衣服总体是亏损了。通过列、解方程后得出的结论与学生们先前的估算不盈不亏不一致。通过对本题的探究,学生对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三、精心设计典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赋,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由好奇而产生追求的动机,强烈的求知欲便自然而然地呈现。

学生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往往会由于自身的思维定式,对一些题目的错解一时转不过弯。为此,对以下几道经典题目的解答,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习题一: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8,十位上的数字是3,结果写成38,如果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 ,这个两位数该怎么表示呢?

很多学生把答案误解为ba,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对调后,结果很多学生又认为是ab。笔者首先肯定他们的结果都是错误的。学生觉得好奇,便问道:“为什么我们的答案是错误的呢?”学生误解的思路是这样的:一个两位数,左边的数字表示的是十位上的数字,右边的数字则表示的是个位上的数字。他们认为只要把十位上的数字写在最左边就没问题了。为什么答案都是不对的呢?他们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法则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省略乘号。如3×a可写成3a。而ab又可表示为a与b相乘,所以,用字母表示两位数时,用“ba”或“ab”的话,那就是字母a与b相乘。于是笔者反问学生,字母a与b相乘,也就是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结果还能表示两位数吗?正确的答案应该为10乘十位上的字母加上个位上的字母,即10a+b。学生明白以后,笔者把此类题目再引申到用字母表示三位数让学生练习: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百位上的数字是c,这个三位数该怎么表示呢?很多学生都能给出正确解答:这个三位数为100c+10b+a。

再如,笔者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由于引入了负数,很多学生在减法运算中走入了误区。

习题二:计算-3-6。

很多学生误解为-3。引入负数的知识以后,这个题目第一个是“负3”作为被减数,减数为6,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被减数不变,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减数)的相反数。正确答案为-3-6=-3+(-6)=-9。

又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笔者出示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

习题三:x2+6x+8=0,要求学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作答。

出示题目没多久,班上一位学生就举手表示已经有了答案,而其他学生感到惊奇,怎么会这么快就有了结果呢?当这位学生在黑板把此题目过程完整写出来以后,其他学生还没有解答出来。这位学生采用了“十字相乘”的解法,而其他学生都运用了常规的解法。答案一样,但运用“十字相乘法”解答的学生却比运用常规解法的学生省了很多时间。为此,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几道题目更详细地补充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十字相乘法”。通过比较,学生更想学会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通过自己亲身实践,自己想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用了两个典型。

第一个典型:要想让学生认识毫米和分米这些长度单位,并充分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教师就需要加强操作活动。学生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结合,不仅建立了1毫米、1分米各有多长的概念,还知道了“1分米等于100毫米”这个相等关系。

第二个典型: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相互交流讨论等操作,最后得出本题的两种可能性答案: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这种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间合作探究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这样学生学数学才会有兴趣,思维才会被激活,探索才会更主动。同时,教师还应着力于学生的自我表现,着手于开放训练,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开放性习题,多给学生留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使其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更浓。

猜你喜欢
分针个位题目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解法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