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训练点 彰显“语用”魅力

2019-11-27 10:28敖海荣
名师在线 2019年8期
关键词:词语文本语文

敖海荣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福建南平 353400)

引 言

所谓语用,顾名思义,就是指语言的运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缺乏语言运用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一切交流机会,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训练活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语言训练中。

一、在字词积累中夯实语用基础

文章是由词语、句子组成的,字词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讲授生字词,重点关注字词的读音、含义,这显然无法构建完整的词语学习体系,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语用思想为指导,挖掘词语深层的含义,并让学生学会积累[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也能明白文本的意思,但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表达。而且学生在表达和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也是由词语积累较少引起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积累词语。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需要学习“葫芦”“藤”“盯”等字词。教师在教授生字词时,不仅让学生读字音、看字形,还让学生开展组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词语意思。如在学习“葫芦”这个词语时,教师让学生仔细研究这个词的字音、字形、字义。字词学习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词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如有的学生想到了前面学过的“葡萄”一词,解析了词语并造句:奶奶买的葡萄又大又圆,真是好吃!可见,借助词语多元积累,学生应用意识被激活。

词语积累不是单纯记住词语意思即可,还要关注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相近词、形似字词等。在学习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从整个单元的字词乃至整本书中的字词层面着手,让学生寻找字词之间的相似之处。

二、在句子仿写中彰显语用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从文本句子着手。”句子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句子理解得好,对文本内涵的把握自然就更深刻,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知。仿写是语文学习活动中较复杂的语文知识运用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字鲜活的美文,语言极其优美,且蕴含丰富的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开展仿写活动,可以先对那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特殊句式的句子进行深度赏析,然后再开展仿写活动[2]。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句子有更深刻的感知,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句子:“这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形象,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打动你?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你能以文本中的句子为基础进行仿写活动吗?”让学生根据自身认知进行选择。学生在仿写时,经常会出现仿写内容不匹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仿写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教给学生仿写方法。句子仿写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才能顺利完成仿写活动。

三、在文本概括中推进语用训练

林崇德先生强调:“小学阶段,学生的训练,必须要以概括训练为基础。”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是以繁重的训练代替了语文教学,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繁重的训练扼杀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得不到训练。受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认为让学生复述文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在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往往不会给学生概括文本的机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设计教学步骤,让学生参与到文本概括中来,是每个教师都需要直面的课题。

例如,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分段,并概括段意。有的学生在概括段落内容时显得很啰唆,不能抓住关键词语。对此,教师进行相应的技巧指导:“段落中一般都会有相应的要素,如记叙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只要将这四要素科学组织起来,便是段落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概括段意的兴致高涨。概括完三部分的内容后,教师让学生综合段落大意,复述故事内容。因为有了前面概括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其概括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文本概括易于操作,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部分小学生的概括能力相对较差,他们不愿意参与到文本概括中来,甚至产生了畏难心理。学生的排斥心理一旦形成,再想扭转肯定是非常困难的,教师对这一点要有清晰认知,并及时给予概括方法的指导。学生掌握了方法,自然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实效性自然也会得以凸显。

四、在趣味改写中提升语用实效

语用学观点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崭新理念。教师要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导,走出语用认知误区,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语用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语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文本探究是基础,教法选择是关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改写这种教学方式重新走进学生视野。改写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和认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3]。

改写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师不必担心学生乱写。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因为大多数学生没见过青蛙和蝌蚪,他们就有很多问题。看到学生好奇心如此强烈,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设计了一个改写活动:“假如小蝌蚪认下鲤鱼当妈妈,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小蝌蚪认下乌龟当妈妈,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情节曲折的小故事。”学生边想边写。在展示环节,教师将改写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并让其他学生现场朗读。根据文本情节进行改写的活动非常有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迸发,语言运用训练效果良好。

结 语

语用是新课改带来的重要教学意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借助字词积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在句子仿写中,拓展学生思维认知;在文本概括和复述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充分利用文本留白,开展趣味化改写,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词语文本语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找词语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枚词语一门静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