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写作的“快乐宝典”
——提升中年级“写趣体验”策略

2019-11-27 09:45
读与写 2019年24期
关键词:日记习作作文

梅 娇

(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1.学生“写趣体验”的缺失

这份调查显示,当下不少习作教学中忽视“体验”、远离儿童生活,使原本来自鲜活体验的习作兴趣依然“沉睡”。因而在习作时,学生变迟钝了,甚至患上了“书面文字失语症”和“语言表达恐惧症”,写作不是件快乐的事。情趣体验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因素,小学生对富有情趣、灵活多样、的习作学习充满渴望。

进入中年级,习作在具体内容、字数篇幅、文体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虽然设计者已尽其能地贴近学生、想学生所想,但一件“衣服”怎能适合不同学生的要求呢。面对这种情况,日记因其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字数要求灵活,就成了最好的写作练习补充,它可在转“学”成“趣”的过程中还原写作应有的魅力,让写作产生趣味的“磁场”,将“趣味魔法”源源不断地注入笔尖,让学生拥有写作的“快乐宝典”。

2.提升“写趣体验”的策略

策略一:开启“快乐的日记旅行”

对于小学生来说,“快乐体验”是他们学习知识、养成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以“好处”引趣。进入新学期,我们都会开启“快乐的日记旅行”。我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列举日记的种种好处:可以将日记收集整理成册,成为纪念自己成长的“一本书”;能为习作做好的素材经验储备;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还可以积累一些珍贵的见闻或资料,对今后的成才大有帮助……

以“自主”激趣。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日记本,鼓励他们自己设计个性化封面,在日记本的第一页,我特别邀请家长和学生各写几句话,祝愿并提醒学生贵在坚持。完成一本后请学生邀请家长、老师或朋友写一篇小结,永久收藏。就这样,每学期,学生都会拥有有一两本记录自己成长的“小书”。

以“灵活”增趣。为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我对日记的内容、写法、字数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按行文所需,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内容只要是发自真心真情即可,不做过多要求。我认为日记不是要学生写出多少东西,而是要让学生记录他们关注的、感兴趣的东西。

以“实用”延趣。日记为课堂习作储备了大量素材,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我在学期初就和学生一起浏览本学期的习作题目,在教学和生活中及时提醒他们观察、留意相关内容。学生心里装着作文题,就逐渐养成了随时观察、随时发现、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有些本以为难写或无话可写的作文题,会因为平时日记里丰富的素材积累得以有效解决。

策略二:贴近生活的现场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其实是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有情有境是它与生俱来的特征,让日记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写作的本来面目。

在还原生活本色中呈现情趣。童年是感性的,它需要在具体的体验中获得言意经历,积淀语言学习的情趣与经验。任何语文教学都无法取代学生的真实体验,因而不可忽视生活体验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我告诉学生,其实有个“简单易行、好玩有趣”的办法,就是像记者、测量专家一样,带上摄像机、各种测量仪器走进生活,这些工具,就是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心灵等各种感官,要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并把这些感受如实地、原汁原味地用文字还原,运用“时空搬移大法”将生活中的情境搬入日记,让读者见其形、睹其色、闻其声、观其动、感其情,不知不觉地走进去。

在链接生活境遇中发展情智。思考可以带动学生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向大师一样,面对生活不粉饰,不矫情,态度真诚地用文字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趣的生活经历。

事实证明,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策略三:换一双眼睛看世界

新课标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新奇有趣,就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那么,又怎样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创意呢?这就要引领孩子把大千世界浓缩成一个小小的窗口,换一双眼睛看世界。

换一双眼睛看世界,就要换一种言语方式。语言表达并不是某些人独有的特异功能,每个孩子都有语言表达的潜能,孩子对词汇的吸收和灵活表达能力是令人吃惊的,他们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我经常鼓励学生用最有活力、最形象的、自己最擅长的口语化语言去表达真情实感。

换一双眼睛看世界,就要鼓励孩子创新。作文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认识或不认识、见面或不见面的人听到这种声音。有了新意,作品就有了时代感,充溢时代气息的文章,才能与时俱进,才真正具有魅力。

策略四:“我也能做作文的高手”

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多东西愿意表达,只要有内容写,有表达愿望,就是很可贵的状态。该怎样挖掘其写作才能呢?要诀就是:给学生一个认可和展示的机会。

多多“发表”造就作文高手。作为教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上,还应当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习作,“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也是发表的一种,一次公开“发表”,可能就会从此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发表”是最强劲的推动力,作文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

我认为,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每周末,我们都会让孩子选出本周最满意的一篇日记在家庭中诵读“发表”,采取各种积极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造就更多的作文高手。

猜你喜欢
日记习作作文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