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 鹏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黎溪镇初级中学 广东 英德 51300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促进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分析,总结教材中的内容,合理选择有效的课程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对各种道德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促进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
1.1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各种教材概念原理的理解有极大的困难,很多抽象知识更是不能有效掌握,而道德与法治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提问方式都是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寻找答案,这种方式比较单一,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不利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
1.2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课堂提问,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的充分参与,才能够让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无论简单或者困难都不愿意回答,还有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使得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够回答,或者本身就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1 转变教师课堂观念,创新提问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生接触到的各种思想和理念,很有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一生,而且初中学生由于自身好奇心较重的特点,更容易接受外界的事物,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课堂提问就是课程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转变自己对提问的传统观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创新提问教学的方式,通过故事进行导入,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环境营造,都可以促进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2.2 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创设提问互动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进行对课程的分析研究,根据其中的问题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分析,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各种道德与法治思想的理解。而教材中的各种思想理念大多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对提问互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知识,拉近学生生活与课程教材的距离,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对教材的分析探究。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交友的智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指导学生明确了“益友”的含义,强调了真正的友谊是真挚的、健康的和高尚的友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如何辨别真正的友谊和“江湖义气”“哥们儿义气”等的区别?”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互动,最好形成几个对立的观点进行有效的辩论,由教师进行指导,强调不要盲从别人的言行,防止因分辨不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益友和损友,学会区分真友谊和“哥们儿义气”。能够运用交友锦囊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困惑,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2.3 根据学生个性爱好,设置趣味性的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对学生的有效提问,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爱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趣味性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和探究,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坦然、正确的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字条中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让第三学生进行抽签,并进行朗读,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刚才你所写、所说的是最全面、最真实的自己吗?”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