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茅海燕
意象于古诗就如同鱼儿与水般默契,这种情景之间的融合中渗透出的是一种潜藏在诗词背后的作者情感,就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而言,把握意象教学策略尤其重要,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他们能够将事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必然的联系,这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古诗词中感受着那些典型的意象,审视着作者的心境,就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感悟诗词的现代意蕴,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诗词的世界中涵养品行。
低学段的小学生接触古诗词应以吟诵为主,这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在这样的吟诵中也许学生并不能涵养性情,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会背诵《弟子规》,但却有67%的学生不懂得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能将其准确表述出来,这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高屋建瓴,用意象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打开诗词学习的大门,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用意象来体悟诗词的情感,这样他们才会在无形中获得一种审美情趣的发展。
例如在《池上》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去感受蕴藏在诗中的童趣,这首诗虽浅显易懂,但把握诗意的同时还要关注整首诗的意境 ,为了引导学生采用意象法来关注诗中情感,教师可以为其制作一个小动画视频,以趣味化的引入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这首诗的方法。这首诗充满童趣,在动画制作中,教师生动展现了小娃娃撑着小艇和偷采白莲的情状以及小船驶过浮萍的那种窃喜的画面,学生都非常开心地看着视频,教师在这样的情境下去朗读这首诗,让学生去感受,在学生感受的同时,教师让学生寻找画面中的哪些地方打动了自己,有的学生说:“小娃娃打动了我,我好想像他一样去那里无拘无束地游玩,可是我的生活没有那么精彩呢!”还有的同学说:“那小艇我非常喜欢,坐在上面尽情地飞驰,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还有个女同学说:“我喜欢那片采来的白莲,还喜欢那满池塘的浮萍。”“对啊,这就是意象啊,这些你们喜欢的人和物就是意象啊!”
语文教师都懂得意象教学对于低学段学生可能不太适用,但是如果转换一种策略,以一种趣味化的形式去感受意象,就会事半功倍,故而,趣味化实施就会重建诗词意象。
语文学习需要发散思维,这样的创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源泉,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把握诗歌意象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想象法,使学生的思维跟随作者走进那个白衣青山的年代,感受古人那种纯粹的情感,徜徉其中,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质。小学生需要发散思维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就要重视学生思维模式的构建。
例如在《山行》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首先让学生去读这首诗,在朗读中去体会情感,在朗读中去感受景色的特征,于是教师让学生联系诗中的景色去想象画面:“同学们,你的眼前此时肯定有一定的画面感,你想象一下,你在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你能将自己联想到的画面描述一下吗?”学生有的说,“我仿佛走在了山间的小路上,看到了霜叶,看到了村庄,看到了白云,看到了晚霞照耀下的美丽景色。”事实上,学生已经在自己的想象中找到了意象,并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了解了诗歌的意境美。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意象联想的方式来感受诗词中蕴藏着的情感,体悟意象带来的美好意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由点及面地拓展自己的视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就小学生的实际而言,自己主动去找寻诗词中的意象或许不那么容易,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引导,以情感化的品读策略来依从自我的内心找寻诗歌中的意象,这样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生非常适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情感阅读的策略,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中体会诗词的构筑要素。
例如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让学生去感受诗词中蕴藏的情感,教师采用了情感化的品读策略,先让他们去读,在诵读中体悟情感,教师让学生模拟自己是诗人自己,然后说出自己在水边游走的心态,“同学们,在夏天的水边,你会看到哪些景色呢?”很多同学立即想到了荷花。“是啊,夏天我们怎么能不联想到荷花。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荷花啊?”“喜欢啊!喜欢它的美丽,纯洁。”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感受着情感,于是教师让学生再次去读诗,指导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泗水、荷叶、荷花这些意象,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作者描写这些意象有何用意呢?”学生开始议论了起来,有的说因为喜欢,有的同学说为了赞美荷花,还有的说是为了送别朋友、祝福朋友。孩子们的思想在飞扬。
在寻找诗词意象的时候,必须要与情感相连,情中显象,象中寓情。就低学段的学生而言,找到意象是诗词学习的关键,教师可以为其创设情境,使其关注每一个情感触发点。
总之,在低学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中,意象是学习古诗词的桥梁,教师要依靠这个桥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意蕴,针对当前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形式单一的现象,立足低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寻找意象、构建关联,注重意象的趣味重建等方面的课堂应用策略,使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学会用把握意象的方法去感受诗词的情感,体悟诗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