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林圩小学 广西 南宁 530602)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教师所采用的逐字逐句讲解,整个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锻炼。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感受进行朗读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材料的分析,这就对教师的朗读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重要体现,也是生活的必需能力。但是小学阶段的语文还属于基础语文的范畴,虽然知识程度不深,但却是学生进行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次,小学阶段的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换言之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小学语文的知识。我们把“朗读指导”运用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文字阅读技巧。
2.1 朗读指导应该坚持学生为本。要实现与学生的根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在构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滋养品。
例如,在讲授《春联》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需要学生掌握写作的特点。这时教师会把举的例子要求学生进行分类,例如,有的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有的春联展示了人们幸福的生活,有的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时候老师提问:“这几个类别有何先后的顺序?这些顺序能够改变吗?”这时学生似乎很容易从数字的角度去考虑,往往学生会从大到小进行类别的排列。对于学生的回答似乎教师会觉得十分意外,往往教师会给予否定。但是课后教师经过思考发现,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能够说得通,先有美丽的春光,再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然后才有我们幸福的生活,最后得到美好的祝福。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学生的思想和意见表达放在首位,当出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不同教学观念时,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
2.2 朗读指导应该注重文体特征。良好的阅读需要对文本内容的良好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文本的特征。例如,在阅读教学中的散文阅读教学,一般可以分为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记叙性散文。这些文章具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炼、自由、灵活、丰富,既体现了作者的深邃意境和盎然情意,同时也具有浓厚的诗意和丰富的文采,在进行这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第一步“入语境“体会文本的语言美。
如阅读《荷花》一文时,就可以把文中“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与“钻”“长”等字来进行比较和揣摩,体会语言文字的语言美。第二步“悟心境”体会文本的情感美,如阅读《爱如茉莉》一文时“他睡眼蒙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从“轻轻”“蹑手蹑脚”等词中去引导学生感受父母,感受父亲对母亲的关心与体贴,感受浓浓的真情。第三步“品意境”体会文本的意境之美,如阅读《鸟的天堂》一文时,通过对作者精妙修辞的分析与感受,体会文字表达的魅力,体会文字的美妙运用,感受语言运用的奥妙。
2.3 朗读指导应该注重学段差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所以,同一篇课文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其语言特点也会不同。
例如,在不同年级讲授《燕子》这篇文章时,虽然课文内容相同,但由于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同,就会引起不同的语言感受。例如文中描写燕子特征的语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在三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抓住“乌黑”“轻快”“ 剪刀” 这几个重要词语,然后让学生体会其要表达的意境,并展开想象去进行体验情感。而在四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会侧重说明燕子翅膀的长度、尾巴的形状、背部的颜色等,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节奏感和艺美感。不难看出,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更侧重于识字和写字的教学;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侧重于理解和朗读;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则侧重于表达和写作。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教学。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实践之外,还要给学生的阅读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好的将语文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发展。其次,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展现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