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学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包含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与价值,反映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启示的需要。20世纪以来地震给日本文坛带来巨大的影响,众多日本作家把地震灾害作为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日本地震题材文学作品可以培养读者的生命意识、灾难意识和生态意识。
关键词:日本 地震 文化功能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多达1000多次,20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里,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超过50次。其中1923年的7.9级关东大地震和1995年的7.3级阪神大地震分别造成了10万人和6434人死亡;2011年发生的9.0级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死亡人数达到15848人。近一百多年来地震给日本文坛带来的影响可谓巨大,众多日本作家把地震灾害作为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从文学的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对20世纪以来日本地震题材文学作一初步的探讨。
文学的功能是指文学作品本身所固有的,由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系统结构所决定和赋予的。文学的功能可以分为美感功能、认识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智育功能等。其中,文学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包含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与价值。它基于文学的思想倾向性和理想性,也反映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启示的需要[1]。本文将从生命意识的培养、灾难意识的培养、生态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阐述20世纪以来日本地震题材文学作品的文化功能。
一.生命意识的培养
生命意识就是人对生命的体悟和理解,它要求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他人的和他类的生命存在以及各类生命存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当人们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时,他们才會关爱一切生命。现代社会中,生命意识缺失成为生命危机的源头,漠视生命、游戏生命、践踏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从人类自身拓展到一切生命存在。一个缺失生命意识的人不会善待自己,也不可能对他人、他类存有温情[2]。
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之后,日本作家小田実写了一部小说《深音》。小说开篇讲到一名被压在废墟下的女性出现了幻觉。幻觉中的她仿佛看到在一个屋子里,幸福的母子三人在幸福地谈笑,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三人转瞬之间被倒塌的房屋夺去生命。这名出现幻觉的女性被救出之后,认为自己看到的幻觉就是现实,不停地讲给周围的人听。在这个小说情节中,被压在废墟下的女性看到的母子三人死亡的画面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实,幻觉的画面可以任意转化为其他人死于地震的画面,因此幻想中的死者代表着其他所有在阪神大地震中死去的人,幸存者与这些人具有相互交换的可能性,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的生死只是概率性的事件。《深音》中的这段描写可以触动读者对生死偶然性的思考,激发读者的生命意识,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他人的和他类的生命存在以及各类生命存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重灾区福岛县出身的作家古川日出男在小说《马儿呦,即便如此光芒是无垢的》中,有如下一段内心独白:
一直做梦,在梦里注视着的是电视画面。梦醒了睁开眼,眼前的依然是电视画面。我觉得电视画面里的“那端”是现世的此岸,而我这边才是非现实的彼岸。我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遇难者不是我?那些人在电视画面的“那端”被死亡吞噬,为什么我却可以活着。如果三月十一日那段时间,我按照当初的计划待在东京,我也会遭遇到大地震,变成灾民、受害者吧。然而我却去了京都,被电视画面的“那端”排斥在外,如今只能这样看着电视里的报道。
作者古川日出男认为日复一日看着电视画面的自己处于非现实之中,而看到的影像才是真正的现世。这就如同《深音》中被压在废墟下的女性坚信自己看到的幻觉是真正的现实一样,即便惨烈得让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却是活生生发生的人间炼狱,这样的人间惨剧促使古川对生死的偶然性进行了发自内心的拷问。阅读到作者内心独白的读者,也会产生共鸣,从而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联系产生思考,萌生出生命意识。
二.灾难意识的培养
灾难意识是人们对灾难的主观映像。灾难意识强不强是人们能否有效应对灾难的前提。当前,有的人的灾难意识处于“原始童年状态”,灾前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遇灾则信谣由命、消极等待,灾后则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灾难意识贫乏不仅可能是灾难的诱因,也可能加剧灾难的危害性。
在震惊世界的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人的镇静和有序令世人印象深刻。为何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能做到如此,就是因为他们重视灾难意识的培养。《稻草堆之火》是1933年,小学教师中井常藏根据作家小泉八云的《活佛》改编而成的小说,从1937年开始10年间被收录进小学国语课本,给小学生普及地震知识起到了作用。小说讲述了安政南海地震引起海啸,而村民们却不知道危险即将降临。村里的富商滨口梧陵发现了海啸,他不惜牺牲自家的财产,点燃了田里堆积的稻草堆,指示了避难的道路,引导村民跑到高处避难,救了全村的人。日本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这篇小说,就会产生灾难意识,认识到地震和海啸之间的关联,从而学会避难的方法。
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3]”通过阅读地震相关文学作品,读者可以从文本中学习到历史的经验,掌握处理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相关灾难情形的介绍增加对实际情况的认知度,从而减缓恐惧反应。
三.生态意识的培养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科技的迅猛发展除了造福人类,也造成了地球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已成为全人类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培养普通公民的生态意识在当今社会是十分必要的,人们生态意识的缺乏会在自然灾难的基础上造成人为灾难。人为灾难是人的行为造成的对生命(包括未来的)和自然的恶果,往往是人类的贪婪或技术文明无限制推进造成的。20世纪后期以来,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全球性危机就是人为灾难的恶果。人为灾难更具危害性,它可能进一步加剧和放大自然灾难的危害程度[4]。
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达到里氏9.0级,此次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给东北和关东地方的太平洋沿岸带来了毁灭性的损失。大地震及震后大海啸造成的惨烈受灾状况,让人类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威力。而其后发生的福岛县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则是比自然灾难更具破坏性的人为灾难,此次核电站事故促使人们思考灾害中自然、社会和人为诸要素之间的关联。
作家古川日出男在小说《马儿呦,即便如此光芒是无垢的》中,对福岛县相马市遭遇到的重大损害做了细致的描写,让读者通过文字的描述,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核电站事故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作者回顾了相马市的历史,那里的马自古以来就被作为神的坐骑供奉在神社里。每年当地都会举行隆重的“野马追”的祭祀活动。大地震之后,由于核辐射,当地居民被迫迁移到外地,“野马追”的祭祀活动无法继续进行。地震之后,作者古川日出男来到了相马市灾区,看到那里的马儿变得瘦弱不堪,令人无限唏嘘。
柳美里的长篇小说《JR上野站公园口》中的主人公在二战结束时,少年时期的他从日本东北来到东京上野开始谋生。主人公六十岁时想要重返家园,可是正当他踏上旅程,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了,他的家乡也成了核辐射“警戒区域”,主人公沦落为故土难回的灾民,他的遭遇令人无限同情。东日本大地震引起的福島核电站核泄漏事件造成了无法换回的生态破坏,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通常情况下的地震,震后生命救援阶段结束后就可以进入灾后恢复期和重建期。而福岛核辐射泄露带来的影响则是长期的,灾区由于核辐射,无法进入灾后恢复期和重建期,给灾民的心理造成长期的不安。
本文从生命意识的培养、灾难意识的培养、生态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考察了20世纪以来日本地震题材文学作品的文化功能。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一方面能够具备基本的灾难认知,消除对灾难的恐惧心理,掌握一定的应灾技能。另一方面萌生出生命意识和生态意识,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关爱自身、他人、他类的生命,塑造对自然生态负责的伦理品格,自发自主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炯.文学功能与价值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2014(2):2-5
[2]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3]张永华.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5
[4]程东旺.责任伦理与灾难教育素质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34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以来日本文学中的地震灾害书写研究”(2018SJA223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科研基金立项项目(2016K222)
(作者介绍:季丽晔,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讲师,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